第11部分(第2/4 页)
时候静下来想一想,等了与根本没打算等,好象是有所区别。好比人都有私心,但程度不一样。
套用江湖的一句话说,等是情义,不等是本份。情义和本份都没错。两个人都能平安到达,也算是佛所说的圆满。没理由,也不应该要求别人跟你做得一样多。。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五)那些以佛的名义(5)
客货掉头往来的方向回开,数分钟后左转,刀疤脸停车跟路边打起招呼来。
天已渐黑。平安怕他拉些莫名其妙的人上来,用英语催他赶紧走。
知道。是我朋友。我把帽子还他。刀疤脸笑道。
转瞬,一个小伙子有笑有说的跳到刀疤脸窗前。刀疤脸果然扔了顶脏帽子出去。
平安的后背有点汗。
为了调剂气氛,她主动跟他聊天。刀疤脸是给那家旅店拉货的,有时会送自助旅行者去蓝毗尼或苏那利,每周至少过去一两趟,他说这台车也算是的士了。
公路上,迎面看不到什么小巴,倒是见着不少拖拉机,上面挤满了裹着包头布和沙丽的当地人。
这时刀疤脸掏出一个印着咆哮老虎的黄色小塑料包,不够半个手掌那么大。他从里面揪出几撮烟叶状的黑褐色东西,放进嘴里嚼起来。
不会是大麻吧。平安咯噔一下。难不成碰到吸毒的了。她看到刀疤脸双眼发亮,赶紧把脸撇向另一边。
路边突然闪过一堆堆的村民,买卖蔬菜还有其他杂货。陆续是lumbini 7 km的标志牌,还有巡逻的大兵。
平安的心愈发踏实。
七点多到达蓝毗尼圣园大门口。看门的不让进。刀疤脸说得绕去后门。
圣园的院子够大,视觉右端一直绕不出那些铁栏杆。另一端则是广袤的荒原。太阳被吹成橘色的气球,胖胖的贴着荒原边缘。
没有人。没有动物。异常空旷。偶尔冒出一棵孤独的树,慢慢的向后退。
仿佛故乡冬日的黄昏,太阳也鼓成这般模样,荒原上也荡过那么一棵树,风中也漂浮有土的味道。多少年前放学途中,叉在单车中央直直的望过青春,望过酸涩。
少年站在荒原的那一边。如今站在荒原的这一边。
后门没人看管。后门紧挨着韩国寺。
那青色大庙犹如巨大的静止符。四年前挂在网上是什么样子,如今还是个啥样子。与斜对面的中华寺不同,那是政府出的钱。韩国寺纯粹靠募捐,有钱就建一点,没钱就停工。
刀疤脸比平安想象的讲信用。
尤其是后来回到加都,她确认那咆哮小老虎就是毒品时,她更加这么认为。
下车时她问他要了电话号,说之后可能让他来接她回白热瓦。
一个尼泊尔人把平安领进值班室做登记。她看到倒数第四个名字是英子的。
她没来得及签名,甚至忘记此处是修行地,奔出去冲着寺里大喊英子。一个蓝色冲锋衣从二楼应声而下。如她所想的那样,彼此平安到达是最重要的。
值班员把平安安排到英子那个四人间。英子说要出去转转。平安开始拾掇装备。
英子是跟安娜山区转山时在Tadapani前一站碰到的两个西藏过来的女人从博卡拉一路过来的。那两人平安也见过。
一个四十多岁的梳着湿漉漉的短发,自报家门叫林,北京的,问平安叫什么。平安说了自己的英文名。那女人说,搞不懂你们这些人一下网名一下英文名的。
平安心头掠过一丝反感。她没有问人名字年龄的习惯。这也不妨碍观察那些旅途中人。
好比另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人家也不问,她们直呼你我,还不是照样招呼说话嘛。平安在故事里称这女人为红。
只有韩国寺肯不讲究任何国籍而接纳来自各地的投宿客,缅甸寺日本寺等只接纳本国护照的人,至于中华寺对国人早在两年前就不予接纳了。
韩国寺的宿舍其实是禅房,如北方大炕,水泥的,上面贴着塑料地板胶。棉被枕头,厕所洗手池和盆子简单,俱全。楼下还有男女冲凉房。
房间和走道里贴满了英文和韩文的守则。比如早上五点明锣起床。晚上九点熄灯锣响。不准乱蹿僧舍。要穿戴整齐,不准穿吊带衫短裤……早饭六点,中饭十二点,晚饭六点。每餐四十分钟,过时不候。吃饭排队。不要剩饭。饭后自觉刷洗餐盘……
蓝毗尼同样停电。一片沉寂。只有食堂亮着昏黄。
经过后厨的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