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贾政猜是“佛前海灯”,惜春笑答:“是”。海灯是点在寺庙里佛像前的长明灯,过去红学界均认为此谜隐喻惜春出家为尼。我则不赞成这一说法。
前文述过,此谜底隐含“竺”字,与前三谜均影射“竺香玉”。乃作者“一歌两唱”写法。但此谜本意还是针对弘昼而写。前两句言弘历乱中继位很危险。“色相”指“奢相”,言当前富贵亦空亦梦,“菱歌”与“佛经”分别代表现实与虚幻,他认为哥哥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作了错误的选择。后两句强调自己有先见之明,就如佛前海灯,虽身在暗处,却昏昼不熄,照度苦海慈航,因“姓”中有大光明“昼”,所以他自诩是个“明白人”,世人皆醉我独醒。
其实弘昼的这种远离是非,避祸自保的心态,缘于弘皙倒帝志在必得的决心,连曹寅也抱以同样的幻想,认为最终弘皙会取代弘历称帝。这暴露了曹翁政治眼光的局限性。惜春的“惜”谐“夕”,正好与“昼”成反意,所以我们反看惜春才能看清现实中的弘昼。这样我文首所提的问题便有了答案,原来惜春狠心将入画撵出大观园,就是撵自己,早日金蝉脱壳,离开险地,以求自保,正谓聪明之举。
弘昼变得更加醉生梦死,没事就在家里给自己操办丧事。可身为王爷却一点也不忌讳。每次丧事开始他便坐在本该放棺材的地方,对着满桌的供品胡吃海嚼,他的下属姬妾丫头老妈子们照例跪在底下嚎哭。这些怪异不可思议的举动,历史上有很多猜测,有的说他神经失常,有的说他装疯卖傻,心存异志。解读了《红楼梦》,想必读者已明白,弘昼是有觊觎皇位之心的,他并不会按曹寅愿望,辅佐哥哥成就帝业,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了这一点。
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秋七月……癸丑,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丁巳,和亲王弘昼卒。关于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自尽,以“三尺白练”吊死,一说赐死。但很多人不赞同“赐死”之说,理由是:
书上写道“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也只是说罚俸禄三年,并没有太大的惩罚。另外,书上还写道“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说明当时弘昼病了,并且皇上特意去他府上探病.而之后没有几天弘昼就死了,而并没有发现有记载弘昼犯事而被赐死的事情。另外书上写道“三十年,薨,予谥。子永璧,袭。”按照清朝的规定如果被赐死那么一定先夺其爵位,然后再赐死.其子不可能世袭他的爵位。综上两点,认为弘昼是自然疾病死亡,而非赐死的。
但我却不这么看。据说他病重临死时,乾隆曾去看望过他。弘昼挣扎着爬起来在床上给乾隆磕头,一边磕,一边用两手围在头上,比划出帽子样。意思是希望乾隆把自己“头上”的这顶皇冠赏给他,也不知乾隆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真地摘下自己的帽子,交给他说:“你是想要我的帽子啊?”
如果这段记载属实,那么弘昼必被乾隆赐死无疑。一个病重之人,至死不忘帝位,大言不惭叫乾隆让位于他,乾隆再仁慈,会放过他吗?
还有一个例子:一次弘昼和乾隆一起到正大光明殿去监考八旗子弟。到了傍晚,他请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答应,他便有意激道:“难道您还防备我买通他们不成?”乾隆当时没说什么。第二天和王又觉得不妥,向乾隆叩头谢罪,说自己出言不逊,冒犯了天威,请皇上不要计较。乾隆答道:“我要是计较,就凭你昨天一句话,就可以把你剁成肉酱!”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兄弟俩之间的积怨,由来已久,一旦爆发,弘昼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曹寅无法知道弘昼的真正结局,就设计让他去栊翠寺取代妙玉出家为尼。这是曹寅依照弘昼“勘破三春”而作的理想设计,曹顒补写时在弘昼身上发生的故事本来不多,抑或此人已经消失在可知范围,故着墨不多,一切合符父子俩一贯的写实主义原则,并无不合情理之处,因而也不存在高鹗续书的问题。至于判词与结局有抵触,完全是后人误解判词所致,“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并不是指惜春,“绣户”二字,原指织造之家,指李煦早年送给胤禛当侧福晋的某个女子。后文我将涉及到。 。 想看书来
第九节 王熙凤原型是胤禟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凡看过《红楼梦》的人,提起鼎鼎有名的“凤辣子”或“琏二嫂子”,生龙活现,棱角分明,无不如在目前。作者对她出场的描写也堪称经典。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