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不苟言笑,十足的宋明理学家风度。他一生讲儒家哲学,总是为至圣先师孔子辩护,因而西方人送他一顶“最后的儒家”的高帽子,但他却不承认。他说他虽讲儒学,但终生吃素,属佛家一途。他在晚年曾自言:“人有今生、前生、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这一说法梁漱溟从未和家人说过,也几乎不向朋友提及。
也许天生就不该是个俗人,梁漱溟从小就与众不同。中学时代,他便常以伟人自居,“傲视群小。”据说当初在顺天中学时,他就目中无人,目空一切,唯一佩服的是一个同学,叫郭晓峰,最后因崇拜之极,干脆尊之为师。平时与郭闲话,梁均作记录,最后辑录成册,题为《郭师语录》。同学讥之为“梁贤人、郭圣人”。1911年梁中学毕业后,曾加入同盟会,做革命党,后又接受日本人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并热情宣传。但现实的黑暗使他百思不得其解,苦闷异常,曾决绝自杀(未遂)。在他自杀得救的一刹那间,他突然觉得社会主义还不中用,于是一转身而投入佛家怀抱。从20岁开始,他就研习佛典,归心佛法,吃素准备当和尚了。
1916年,梁漱溟开始崭露头角,写了《穷元决疑论》,发表在《东方杂志》上。文中以西洋近世学说阐扬印度佛家理论,遭当时许多人激赏。蔡元培请他到北大去讲印度哲学。1917年下学期,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登上了北大的讲堂,年龄只有24岁,比当时许多学生还小。当时他曾向蔡元培和陈独秀声明:“我此来除替释迦、孔子发挥外,更不作旁的事。”他先讲佛学,出版《印度哲学概论》,后又开了唯识哲学课,并在《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启示,征求研究东方文化的合作者,开“孔子哲学研究会”,与当时宣传西方文化(欧化)者公开对垒。正当梁漱溟在佛学领域大显身手时,1918年1月8日,乃父梁济却突然去向阎罗王爷报到,自沉于积水潭净业湖。这件事更彻底改变了梁漱溟的人生观。
梁济自沉是当年有影响的大事件,其轰动效应不亚于后来的王国维自杀,尽管梁济远不如王国维名气大。梁济自沉前也留下了令人沉思的遗书,其中写道:“梁济之死,系殉清朝而死……殉清……非以清朝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以对于世道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梁济的“以身殉道的信念和决心”,在当时新旧两派人物中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都对他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表示敬意。梁漱溟受到的冲击也很大,其父“对于世道责任为主义”的意念激发了他少年时即心忧天下的宿根。实际上梁漱溟尽管心在佛学,但一直并未完全出世,如他1918年出游湘鄂遇兵祸后写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则完全是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外王”之言了。
2。最后的大儒——梁漱溟(2)
此后梁漱溟由佛转儒。1920年秋,他开始“归宗儒家”,开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正式发扬儒家思想。1921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引起文化界的大论战,此书几年内连续再版,被翻译成20余国文字,梁漱溟也日渐成名。再往后,他又在北大讲《孔学绎旨》,一心一意发挥孔学。1924年梁漱溟离开北大教职,经过短期的办学经历后,开始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把他的文化学术思想付诸实践,其间出版《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等重要著作,既是讲政治也是讲文化。此后无论在政坛颠簸,还是闭户思索,梁漱溟的思想变化并不太大。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文化要义》、80年代的《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历史空间再也没有给梁漱溟“知行合一”的机会。
梁漱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中国现代最有个性的学者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4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他曾说自己最讨厌哲学,结果自己却讲了哲学;在学校里根本未读过孔子的书,结果却讲了孔家哲学;生于都市,长于都市,而从事于乡村工作。在他身上,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如自称佛家,却大半过着儒家的生活;身为学人,却是国共两个时代政权的座上客,但往往又是不受欢迎的座上客。
梁漱溟向来为人孤傲,不识时务,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建国后仍本性不改,因而便有了在国务会议上顶撞毛泽东的事情发生。再到后来“四凶”横行,要“批林批孔”,慕名找上门来,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