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军“宁古塔”,后来由于洪昇多方托人营救,又恰值“大赦”,方得以逃过一劫,但是洪家这个百年“望族”,也从此破家了。洪昇的一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破家后年纪轻轻地悲惨夭亡了。三是洪昇在康熙二十八年“国丧”期间,因“聚演”《长生殿》,被朝廷逮捕下狱,革去国子监生功名,彻底断绝了他的仕进之路,给了洪昇悲剧人生最沉重的一击。《红楼梦》中的“葫芦庙”,似乎隐指“胡虏”的“太庙”,“太庙”“炸供”隐写的是佟皇后崩逝“国丧”,失火并“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延烧,隐写的应是“聚演”《长生殿》案牵连获罪人员甚多。
其三,洪昇有个极为聪明可爱的女儿,“爱拈爷笔管,闲学母裁缝”,给贫困潦倒的父母很多慰藉。由于“贫病交加”,这个女儿八岁时悲惨地病饿而死了,洪昇夫妇为此女惨死几乎“寻死觅活”,整个后半生都在痛惜这个女儿,写下好多感人的诗篇。《红楼梦》中悲惨的“英莲”,似乎有这个女儿的身影。据洪昇诗中所说,在京期间“八口命如丝”,他和妻妾及三个儿女共是六口,显然还有两个从杭州原家带来的“侍婢”。其中一个侍婢好像后来嫁给了高士奇做“二房”,高士奇原配夫人逝世后,似乎又被扶为正室。这个侍婢似乎就是《红楼梦》中“娇杏”的原型。洪昇对这个侍婢似乎很有感情,对她在自己罹难时刻琵琶别抱耿耿于怀。高士奇原配夫人去世时,洪昇写过“吊亡诗”,诗中说自己经常在高家花园中徘徊,“一月柏堂来几度,非关林外寄闲情”,目的并不在吊亡,而是“荒草白云迷旧迹,绿荫黄鸟变新声”,正是表达的对此侍婢“侥幸”被扶正的那种酸溜溜的感情。
其四,康熙二十九年春,刚被释放出狱的洪昇,愤怒绝望之余,抛妻弃子独自来到京郊盘山,欲在这里离开红尘,抛弃烦恼,在青灯古佛前了此残生。盘山相传是盘古开天地和女娲炼石补天的场所,有“大荒山”别名。洪昇在这里总结了自己前半生的“新愁与旧愁”,似乎就是在这里下定了以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红楼梦》的意愿。这与《红楼梦》书中“甄士隐”口念《好了歌解》,跟着“一僧一道”去了的情节吻合。“甄士隐”从“疯僧跛道”手中看到“蠢物”石头,听到“一干冤家”要去“造历幻缘”,正是对洪昇在盘山立意构思创作《红楼梦》的曲折描写。
三、《红楼梦》故事情节,与“甄士隐”故事情节是相关对应的:
其一,《红楼梦》交代的“大荒山、无稽崖、清埂峰”,就是京郊盘山砂岭的青沟禅院,即洪昇欲出家并构思《红楼梦》的地方。书中那个改名“情僧”的“空空道人”,既是对老朋友智朴的实录,也应是洪昇的自况,道士改僧人,就是“亦僧亦道”,“甄士隐”跟着“一僧一道”飘然去了,说明他就是一个“亦僧亦道”的人物,“甄士隐”就是“空空道人”,就是作者洪昇的影子。
其二,《红楼梦》中的“葫芦庙”在甄家的“隔壁”,这个“隔壁”二字十分值得注意。书中“荣府”的“隔壁”就是“宁府”,“宁府”是“皮肤滥淫”、“造衅开端”的地方,干的是“爬灰”、“养小叔子”的丑事,除了门口的石头狮子,没有干净的地方。查清庭皇家秽史,“爬灰”是指多尔衮纳侄儿媳妇为“侧福晋”,“养小叔子”是指太后下嫁摄政王。这个隔壁的“葫芦庙”,指满清“胡虏”的太庙,不是很清楚了么!当然它不仅指皇帝的家族,也泛指入主中原的满清统治者。宁府的“龙禁尉”,应借指“带刀侍卫”纳兰性德,“享强寿”的秦可卿,应隐指纳兰性德早逝的前妻“卢氏”。“乌进孝进租”写的是东省为皇家“进贡”,“租单”中的“鲟鳇鱼”在清代纯属贡品,除皇家外任何人都不敢享用。“北党”领袖明珠于康熙二十七年后任内务府总管,正是主管贡品的差使。这些秽事,史有明载,无烦索隐。
《红楼梦》系统——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3)
其三,《红楼梦》中的“老太妃”死,正对应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皇太后”崩逝,洪昇曾去送葬,归途中写过几首充满兴亡感叹的诗。《红楼梦》中的元妃,正对应康熙二十八年薨逝的佟皇后,就是她死后的“国丧”期间,洪昇遭遇了创剧痛深的人生打击。康熙帝名玄烨,按清代避讳法,玄字应写为元,元妃即玄妃。佟后原为妃嫔,与其他妃嫔长期“三春争即初春景”,经过激烈的后宫争夺,于康熙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皇后,得以入主中宫,此时她已是“昏惨惨黄泉路尽”,正位后旋即病逝,正可谓“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其四,张爱玲先生在《红楼梦魇》中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