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赵一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至于赵一后来形成了一个拉纤的外号,已经同我当年那点同学关系不太大了。
在很长一个时期,哪怕是号称上海浦东农村的交通运输,甚至也没有今天中国边远乡村便捷。只是受益于江南水乡的河湖港叉,水运一时成为了农村主要的运输方式。
我曾经有过几年当地农村的插队经历,每月一两次去上海日晖港装泔水或是龙华运酒糟什么的。尝过五吨小水泥船跑外运的艰辛。
赵一偏偏挑拣这苦中之苦的拉纤,肩负纤绳,沿着河岸一路负重行走。相比之下,船上的人要轻快多些,把着舵,只要不碍着过往船只就行。
拉纤说,这也是他选择拉纤的关键所在。是怕拿捏不住行船把舵的技术活,一旦走神或是疏忽,与过往船只发生摩擦碰撞,祸就闯大了。
所以,赵一宁可多出点气力而降低风险,为自己也为他人更为集体财产安全计。
一来二去,赵一这拉纤的外号就坐实了。
其实,类似赵一这个年龄段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呆在农村种地的。一直有手拿铁搭柄心里冷冰冰,眼望高烟囱心里暖烘烘的通俗说法。就是在进城打工并不风行的早年,地处上海市郊的农村社队企业也相当普及,想方设法混迹于哪怕社队企业当一个亚工人或者是类工人,也是赵一很多同年龄农村青年退而求其次的人生选择。
但是,赵一成为了例外。他说不是没有此心,而是严格遵循父亲的临终遗言,坚守乡村的谋生阵地。
赵一的父亲赵培清伯伯生前始终坚持家史传统教育。指出,那怕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地处老街的偌大一个赵家,几十号人头何以实现吃穿基本无忧,不是赵家的人本事大,而是祖传的务农选择好。
种地自然既不能发财也难以升官,但是可以比较确实有效的保障吃穿。
如果种地的农民连自己的肚皮都混不饱衣服穿不暖,社会上其他谋生形式的人们又将会是怎样一种生存面对。赵家在坚持农业作为主业之余还发展了清音班的副业,全家人的活路相比之下就留出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赵培清在弥留之际把儿子赵一叫到床边再三告诫,以赵氏家族持续稳定发展长远计,尤其是在当前整个社会轻视农业、弃农务工经商的不良环境影响下,首先从赵一开始必须安心立足农村,坚持务农的大方向不变,同革命大道理无关,只是赵氏大家族的生存之道,切记、切记。
直到赵一咬牙切齿赌咒发誓做出承诺,赵培清土灰色的脸上才露出最后一丝满意,撒手人寰。
或者有点出人意料,甚至是事与愿违。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这农业早已沦落成昔日黄花,就连号称浦东十八镇的这老街第一镇,也完全失去了传统的繁荣景气。
曾几何时,还常常听老街上那些上了年岁者吹嘘,当初,只要进得老街地面,衣食住行、吃喝玩耍哪样少了,逢得月底齐头,街面上更是车水马龙、吆五喝六,那才真正叫做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呢。
现在,整整一条老街不仅白天找一个年轻从业者很难。入晚,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空荡荡的街上几乎见不着一个人影。
但是,赵一始终不为所动,坚守着自己对父亲的承诺。
于是,老街上有人为赵一可惜。甚至还拿我同他相比,言下之意是,我们曾经小学同班,我现在成了大学教授赵一至今只是个农民,还始终没能稍有回心转意,这人不仅是倔,还倔成如此这般地不可理喻。
至于后来赵一时来运转,一举成为了浦东地面赫赫有名的养殖业大王,不失时机地拉长产业链条,由农村养殖而种植,进而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终端连锁,既维持了自己当年对父辈的承诺,又离乡不离土,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事业景气。
赵一甚至还到我任教的学校来,苦口婆心劝说我将户口迁去乡下,与他联手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好好地弄出一番作为。
不要说百分百地出乎其父赵培清所料,就是老街上素来号称有远见卓识的例如大佬倌、杜先生等等的都大跌眼镜,直呼事前确实没能稍有预兆。 。。
第六章 吃亏有时确实可以成为便宜(31)
当年,还是市局一名处长的老许带队,到拉纤所在的村子蹲点,搞土地承包试点。兹事体大,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的百年大计。
这土地有肥有瘦,距离有远有近,加上每家每户情况不同,想法各异。所以,分地这事怎么看怎么烦,实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