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大诗人白乐天也曾在庐山香炉峰建草堂居住,并亲自开辟茶园种茶,还留有茶诗数首。记得其中有两句……‘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
黄心悟微觉惊讶,道:“想不到千秋兄对茶亦研究颇深,看来小弟却是班门弄斧了。”
令千秋闻言大笑,“这你却是猜错了!我并不是对茶道有何研究,只是小时候和御风、阿境他们一起学诗,才知道这个典故!说起茶道,天字堂三十六位堂主之中,怕是只有我一人忝居其末了。”
他叹了口气,接着道:“为这事,御风他们没少笑话于我……只是我生来便不喜饮茶,只喜喝酒……扫了你的兴致才是真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将话锋一转,“从认识你那天起,我便知道你不是个俗人……令某在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今日趁着好风佳境,向心悟你一问……你却莫要以为令某别有他意。”
黄心悟笑道:“千秋兄但问无妨。只要小弟能答得出,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令千秋低声道:“其实倒也没有什么……我只是一直奇怪,你既已在黄龙寺中皈依,又为何会加入地数堂,做一名普通弟子?”
黄心悟闻言,却笑得神秘,“千秋兄真想知道?”
“那是自然。”
黄心悟叹了口气,道:“只因小弟素来有个爱游山玩水的习惯,虽然在黄龙寺皈依,但这毛病却始终改不了……小弟自幼父母双亡,全靠给别人帮工过活,虽然皈依黄龙寺之后衣食无忧,但是出外游历的盘缠却也不足……我一名俗家弟子,自然不能去找施主化缘……素知乾坤堂门下弟子月给甚丰,时间上又不甚拘束,这才打定主意,投到了地数堂门下。”
二 高阁逢友心照不宣 密室遇美魂飞魄散
听到黄心悟说起加入乾坤堂的缘故,令千秋不由得愣住了,他上下打量了黄心悟半晌,突然哈哈大笑,半晌不止。
饶是黄心悟一向平和淡定,却也给他笑得心中发毛,“千秋兄为何发笑?难道小弟之言有何不妥?”
令千秋一面笑,一面向他道:“心悟莫要见怪!呵呵……我不过是在笑我自己罢了……嘿嘿……”
他稍稍止住笑声,却向黄心悟道:“说到我为何要笑,还真是有个缘故……只因你一年之前突然被家父晋升为天闲堂堂主,乾坤堂上下都甚是震惊,便有许多人在暗中猜测你的来历……”
黄心悟道:“此事小弟倒也略有耳闻……不过,小弟只是一介寒门之子,莫说和诸位堂主相提并论,便是堂中多数弟子的家世,亦是比我强上太多。”一般人提起自己的家世,出身豪门者多数倨傲自喜,出身贫贱者却往往羞于启齿,黄心悟这一番话虽是自谦,却仍然语气淡淡,丝毫不以出身寒微为意。
令千秋见他态度从容,不由得更对其心生敬佩,“那个时候,我们几个师兄弟也都曾猜测过你的身世,千山还去问过家父,家父却不曾对他言讲,只说你是黄龙寺祖心禅师门下……不怕你见笑,居然还有人以为你是家父在外的私生之子……”
黄心悟一直微笑听着,此时方微觉惊讶,“想不到竟有人会如此认为……看来心悟却给总堂主和贵兄弟二人添了不少麻烦。”
令千秋笑道:“无妨无妨!千山倒还盼着能够多有几个兄弟呢……”说到此处,忽觉这话不妥,连忙止住。
“我酒后失言,心悟不要见怪……不知你此番到此却是有何打算?”
黄心悟道:“小弟因慕滕王阁之美景,已经在此盘桓了半月之久,前日六安一位旧友知我在此,特意遣人送信邀我前去品茶。小弟正要前往,却在此遇到了千秋兄。”
令千秋道:“六安和京城已算相距甚近,心悟却不妨便趁此回京一趟,处理俗务之外,也好和各位兄弟叙叙旧。”
黄心悟笑道:“小弟理会得。”
其实他和令千秋心中都各自明白:关于黄心悟的身世背景、武功来历……令千秋还有很多话没有问……只是他既然不问,黄心悟自然也不会主动说的……但是,倘若他问了呢?黄心悟会不会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位于镇外的景德山庄正是其中翘楚。
相传景德镇自东晋起便开始烧制瓷器,距今已有几百年。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为世人称道。
自大宋开国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