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成就型管理者容易犯的错误
2。 成就型管理者容易犯的错误
成就型管理者的特点
他们个性活跃、思维活跃,往往是一个主意接一个主意;
他们总是人群中最引人瞩目的那个,同时也是天生的演说家,极富渲染力的语言几乎不假思索的从嘴里流淌出来;
对流行的东西一般都非常在行,或者是周围中最早知道的人;
他们对穿着很在意,很少有那种不修边幅的人;
大多数时候你能明确的感觉到他们生活在“荣誉”的光环中;
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获得掌声;
他们是实干家,行动能力超强;
他们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情绪波动;
如果与他们的目光接触,你会发现:持久注视着你的那双眼睛正闪闪发亮,灵动而鲜活。
但是当你和他们相处时,你会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魔怪”,让人又爱又恨!
“曹无伤”们的悲哀
在上中学的时候学过《鸿门宴》的,想必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身在刘帮帐下却一心想投项羽的曹无伤,是如何被项羽的一句话断送了性命。
本来是站在项羽一方的曹无伤,本该受到项羽的保护,但是项羽因为急于要洗刷自己的责任(借此缓和自己与刘邦的关系),却反而把他推出来做了替罪羊,让他与刘邦正面PK,虽然这场PK没有在《鸿门宴》中详细写出来,但是结果却是再明显不过了,《鸿门宴》中最后用一句话写出了曹无伤悲惨的结局:
遂诛杀曹无伤!
其实,以项羽所处的位置,就算把设鸿门宴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承担所有后果,刘帮也不能把他怎样,毕竟项羽手中掌握的资源足够对付刘帮,而让与刘帮实力相差悬殊的曹无伤与之PK,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表面看上去项羽不承担责任也并没有什么损失,实际上他与刘邦之间的离析早已出现,而且又失去了一个在将来,有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的盟友,同时这种行为也警告了那些试图或者有可能支持他的人——此人不值得托付前程和性命。
刘帮一方则完全相反,当张良问刘帮“谁为大王为次计”时,刘帮只说了:“鲰生说我曰……”,一个“鲰生”(见识短浅之人的小子)便把如此严重的后果从谋士身上卸了下去。
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所谓“鲰生”虽然失策但必有过人之处,而且不管怎样,他的出发点是为刘邦考虑,失策的事情传出去,势必会给这个人造成压力,那么以后再发表意见便会有障碍。
而且,即使是同一阵线,谋士之间也有意见相左、也会有微妙的人际关系,自己过去的失误很有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被人拿来作为标靶……
站在张良的立场上看,虽然他没有能知道出主意的人是谁,但是却体会到了刘邦对下属的体贴,毕竟自己也是谋士,所谓:“兔死狐悲”,刘邦对待其他谋士的态度、手段也会用在自己身上……
刘邦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所以他很巧妙的规避了这些风险。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其优劣自见。
工作中,我们也常碰到上司把下属推到正面冲突的前线的情形,并且为此次的冲突买单的往往是下属……
案例:
B是某大型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组的负责人,最近销售部的C经常提出在设计定案后提出修改的要求,这让本来人手就不足的平面设计组工作量超负荷,B于是向自己的上司M抱怨,希望他出面和销售部的人谈谈,尽量避免这类事情出现。
M听说后很生气,因为定案后修改而出现的问题已经不止一次了,立刻找到了C和他的上司F,很生气的表示要解决这种情况。F向C了解情况,C很尴尬,因为修改方案是客户提出的,她无法拒绝,而且面对来自B和对方主管级的责备,又是当着自己上司这无疑会她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她很不安又也很委屈,可又不能得罪设计部的人,只能尽力解释。
B的本意是想让自己的上司和C的上司谈谈,想个办法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并不想为难C,毕竟大家以后还要合作,所以他强调,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该想个办法尽量避免次类事件的发生。
但是M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非要弄个是非曲直,B很希望制止他,因为这让事情变成了自己正面指责C,但是面对M咄咄逼人的气势,在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