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上司满意,因为他没有意识到下属这种畏首畏尾的行为实际上是自己造成的,反而认为下属没有工作能力,于是更加不放心了,对不放心的下属怎么办呢?严密监视(他们的方案、他们的提议),自认深刻的“质疑型”的人很不喜欢脑筋不灵光的家伙(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对方脑袋不灵光,而是他不相信对方的脑袋能考虑问题),他们很容易表现出轻慢和不耐烦。
n 如果下属同样是“质疑型”的人,就好象案例1中的“吴”,两个人都会感到十分辛苦,因为两个人都看到了失误和危险,事情变成两个害怕错误的人针对对方的观点拼命挑错,而渐渐忘记了其他人甚至会议本身讨论什么……
虽然最终被迫同意上司的提案,但是执行起来却动不动就走极端,尤其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变得异常暴躁(一方面是因为讨厌突发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名知道回发生问题,但却不得不按照“错误”的方法做),出现突发问题就够令他们火大了,而明知会出问题却必须执行有问题的方法,越发令他们恼火,每当这个时候他们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变得具有攻击性,情不自禁的想激化矛盾,更因为是被迫作出妥协,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情绪失控时很容易破罐儿破摔,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是上司的主张,出了问题当然要上司担当(谁让那个昏头非要出什么夭蛾子)……
n 如果下属是“领导型”人物,好象案例1中的“秦”,麻烦就更大了……
领导型的员工掌控的欲望非常强烈,一旦事情变得无法掌控,很多时候他们和你正面冲突,而且看上去活像个正在喷发的火山。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们并不像“质疑型”员工那样,内心有正确和错误的明确划分,一旦冲突,对错并不重要了,“赢”这个概念充满了他们的脑袋,不管用什么方法(更多的是攻击对手的弱点),只要赢了就好。而且,相比“质疑型”员工的“罐儿破摔”,他们的行为更多是挑战上司的权威。
而案例2中的“秦”其实并不关心细节,他只是不喜欢失控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出错,这往往令他们感到恼火,些细节出了问题却是防不胜防,而显而易见的错误却并不可怕(因为他们太明显得像秃头上的虱子,即使闭着眼睛都能看见,因此完全可以及时纠正),所以那些其他人认为无足轻重的错误而大为光火,因为他所爆发的负面能量很大,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敢与之正面冲突,也因为惧怕这种破坏力所以要隐藏一些可能引发“爆炸”的失败或者失误,但是,这样就变成本来想掌控却怎么也掌控不了了……
操作方向:
关注细节本身并没有错误,但了解细节是一回事,干预解决细节则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好习惯,后者则有可能造成混乱。
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方案;如果必须在没有取得统一时强行推行,则必须想办法确保大家的积极性,毕竟具体执行者是你的下属,而且大多数人都能了解——事情往往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在告诉下属:“事情往往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有时必须妥协时,自己先做个表率(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必要的妥协)。
给质疑型管理者的忠告是:
n 分清主次,细节本身对于整体事件来说也有主次之分,把握主要的、对事件整体有重要影响,对涉及原则的部分务必坚持;无伤大雅的,尽可能让执行者自己作主。
n 如果你真的不放心——多问、多听、多想、说出你的担心和困惑、少发表否定意见,如果想办法是下属份内的事,而他们又愿意自己承担,你只需提出目标和考核标准即可,让下属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尽可能多留一些的空间给下属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n 允许可能出现的错误存在,工作进行中,总会有这些那些的突发问题出现,解决这些问题是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使你把准备工作做得再到位,也回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问题,而且人有时候需要犯错误,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转变为经验,就仿佛小孩子的成长一样。所以,允许错误存在的心态和工作方法。
n 承认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多尝试按照别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给领导型管理者的忠告是:
n 不要试图掌握所有事情,分清主次,把握住最主要的,细微末节本来就是防不胜防,与其自己掌握,不如发动家“捉虫”,中国人不是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