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部分(第3/4 页)
盾必然激化,最终就会造成政治动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绝对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大秦有能力影响萨法维的经济,暂时真没必要兴师讨伐。
秦牧突然想起一件事,招招手让小太监拿来一本书,然后说道:“这是翰林院刚刚翻译出来的一本有关奥斯曼王朝的书。朕看了一下。里面有一篇奥斯曼学者分析奥斯曼当前所面临的形势的文章,诸位大臣不妨抽时间看看。
他在文章里提到,欧洲人自文艺复兴以及地理大发现之后,已经有了一种放眼看世界的眼光,他们的武装商船扬帆四海,而且控制了世界各地的主要航道和重要港口。
这就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本来,远东以及印度的货物主要是经红海,到埃及登陆。经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埃及苏伊士地区运到地中海,转手卖给欧洲国家。
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就成了东、西方货物的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人一转手。就能得到数倍的利润,滚滚的财源保证了奥斯曼帝国的强盛。
不过如今形势变了,欧洲人开辟了一线新航线,东西方的货物从印度经好望角。走非洲西海岸到达欧洲。大宗货物已经很少走红海到苏伊士地区登陆。
如此一来,奥斯曼人东、西方货物批改商的地位被欧洲人取代了。欧洲人把货物运回去之后,反手销往包括奥斯曼帝国在内的中东国家。赚取四五倍的暴利。
由于贸易控制权的丧失,使得欧洲人把本属于奥斯曼的巨额利润赚走了。而且不但没有了转手的巨额利润,奥斯曼人还得花数倍的高价从欧洲人手中购买商品。使得中东地区的金银大量流向欧洲,进而出现了钱荒。
奥斯曼帝国也是以银币为货币,但其国内产银也不多,钱荒的出现,严重打击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岁入大幅度下降,国库亏空越来越严重。在没有白银流入的情况下,奥斯曼只能通过贬值本国货币来应对钱荒的问题。
而货币一旦贬值,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几十年来,奥斯曼帝国的通货膨胀率高已到了惊人的地步,平均物价上涨了四倍,粮食价格上涨了近十五倍。
苏丹只能发布政令,强行禁止物价上涨。整个中东地区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奥斯曼帝国强行压制国内物价,引发猖狂的走私贸易;
大量的商品被走私到国外,导致国内的商品更加奇缺,物价通涨就会更严重。进入一个不可控的恶性循环阶段,最后整个社会体系将会因此崩溃。
这位奥斯曼学者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他向奥斯曼苏丹上奏,建议在阿拉伯半岛南侧,也就是红海入口的亚丁湾地区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其目的是要控制海上贸易通道,让东西方的货物重新走回红海这一条贸易通道,把贸易通道的控制权夺回,这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奥斯曼国内财政亏空以及钱荒的问题。
朕不知道诸位大臣听了这些有何感想,但朕看了之后,深受震撼,一来,感叹奥斯曼有如此眼光开阔的学者,二来,贸易通道的控制权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让人震撼。其三,货币问题对一个国家的打击,后果如此的严重。
这其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大秦虚心借鉴,用心研究的。所以,这本书,朕希望每个大臣都能好好读一读。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弄清楚,今天在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时候,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是,陛下。”
在坐的大臣神色凛然,奥斯曼的这些问题,或许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大秦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但确实有不少东西值得引以为戒。
那么中国会不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呢?你或许会觉得,中国有丝绸,有瓷器,有茶叶,光是这几项,就足以保持贸易顺差,不用担心钱荒的问题。
确实,这种理解没错。
但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屡屡被钱荒所困扰。这主要是因为朝廷的政策,或是因为麻木而导致。
比如明代禁海的政策,使得国内银贵铜贱,百姓平时用的都是铜钱,交税却必要把铜钱换成银子交锐。银贵铜贱这就相当于百姓要多交很多税,天下百姓可谓是深受其苦。
再比如清代,1800年前整个社会还是比较稳定了,但是由于鸦片走私贸易,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出,导致了国内出现严重的银荒;
毫不夸张地说,清朝的败落,正是由此而起。
林则徐为什么强烈要禁烟,还不是因为钱荒造成了严重的国内矛盾,再这么下去,不用别人打,自己的国家也要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