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页)
充分显示了我们国家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其实是一种对事业和工作最负责任的精神,它与航天集团推广的“零缺陷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4)
我曾多次应邀到航天集团做执行力与创新力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到航天集团抓执行的经验。航天一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先生送给了我们一本他的著作——《航天精神》。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一次,航天某型号的研制工作遇到了挫折。而之前,大家工作得非常有信心。
谁也没想到,结果给大家开了一个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玩笑:飞机试验失败了。
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航天工作人员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出了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长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同志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并在工作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多角度地指导工作。他在讲话中要求,航天科技工作者要做到三个“要吃透”:技术要吃透;状态要吃透;规律要吃透。
同时提出三个“再认识”:对各项工作从源头抓起的再认识;对采用成熟产品和成熟技术的再认识;对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再认识。
为了在工作上做到“严细慎实”,为了保证落实到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细化制定了很多质量措施:例如几乎每位航天员工都知道质量管理的“72条”、“28条”和“双五条归零标准”等制度。
这“归零”标准正是他们的“零缺陷管理”原则。
把缺陷降到零,这条原则真正体现了伟大的“航天精神”。而“神六”的上天,正是我国航天业的“零缺陷”精神的具体体现。
梁小虹在《航天精神》中写道:
航天工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任务重大的工程,不管是哪一个环节或者哪一台设备出了问题,也不管问题是多么的小,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其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所视察工作时,对科技人员这样说:要瞄着目标找工作,盯着问题抓落实,对着标准找不足。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是能力,记录问题是党性,认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