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他们不忍失掉这种胜利成果,图1…2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决心将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的斗争进行到底。1815年4月23日,起义者在达科沃召开的会议上选举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1780~1860年)为起义领袖。
米洛什出生于黑塞哥维那农村的贫苦家庭,自小贩卖牲畜,走遍各地,参加过第一次起义,是卡拉乔尔杰的战友。他主张以较温和的方式解决塞尔维亚的独立问题,反对以暴制暴,反对屠杀被捕的奥斯曼帝国穆斯林和行政官吏。因为这对实现他的政治目的不利。他以起义为基础,谈判为手段,同奥斯曼帝廷进行斗争。奥斯曼帝国当局担心俄国出面干涉,遂于1815年秋天派鲁梅利亚省总督马拉什利?阿里任赴贝尔格莱德的钦差大臣,同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商谈塞尔维亚在帝国中的地位问题。双方很快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作为临时媾和条件:塞尔维亚仍是帝国的一部分,但拥有自己的最高大公“克奈兹”(米洛什);在贝尔格莱德设立有12名塞尔维亚社会贤达参加的“国民公署”,履行最高法院的职能;向苏丹缴纳的贡税可由塞尔维亚首领们自己征集;塞尔维亚人有权携带枪支;等等。但起义者控制的所有城市及其城堡要交还奥斯曼帝国军队。
第二次塞尔维亚起义只持续了半年多,可以说是半途而废。因为这种没有得到奥斯曼帝国苏丹钦定的口头协议只是一纸空文,随时可以撕毁。但是必须承认,塞尔维亚两次起义向欧洲社会显示了塞尔维亚人民的外交才能和不畏强暴敢于同奥斯曼帝国统治作斗争的精神。
此后不久,塞尔维亚仍为获得自治在国内外进行不懈的努力。1826年秋,在俄国的坚持下,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诺执行《布加勒斯特和约》第8条的规定,尽快解决塞尔维亚自治问题。1829年,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中失败,根据《奥德林条约》同意给予塞尔维亚完全自治,并归还塞尔维亚6个行政区域(“纳希”)。1830年塞尔维亚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下的自治公国,米洛什成为世袭大公。1835年,在克拉古耶瓦茨通过了塞尔维亚第一部宪法,塞尔维亚走上了欧洲式发展道路。 。。
南部斯拉夫人走向联合的历史(10)
黑山的独立之路
黑山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局一直无法控制这个多山的贫瘠地区,在黑山没有建立起政权机构,而是由当地人按古老的习惯法进行管理。黑山居民是自由农民,只按户向地方当局交纳税金。在黑山,经常举行地方“克奈日纳”民众大会,倡导按地方自治原则处理事务。据称,17世纪初,在黑山出了一个叫做武约?拉伊切夫的人,他被百姓尊称为“黑山大公”,代表黑山同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局打交道。所以,在整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黑山以“自由黑山”和“奥斯曼帝国海洋中的坚固高山城堡”著称。
17世纪中期,黑山同威尼斯共和国建立了良好关系。威尼斯人承认黑山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曾经享有的各种自治权利,而黑山则许诺不让反对威尼斯共和国的任何武装力量通过自己的领土。与此同时,黑山的总主教开始同俄国接触,寻求沙皇的庇护。当俄国1710年发动对奥斯曼帝国战争的时候,黑山人受到鼓舞,并借助威尼斯共和国的帮助,进行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武装斗争。
18世纪,黑山开始形成强大的部族,不同的部族都有各自的区域范围,由一位首领统领,其成员过着游牧民和战士的生活。他们既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又仇视那些皈依*教的本地人,所以黑山的穆斯林居民很少。
黑山政治生活中的另一个特点,是以策蒂涅为中心的东正教会的作用越来越大。黑山东正教的主教们被称为“弗拉迪卡”。1766年以前,弗拉迪卡由全黑山会议产生,须得到佩奇大总主教的认可。后来,弗拉迪卡只由一个家族产生,实际上成了瓦西里耶?佩特罗维奇家族世袭的尊位,逐渐发展为黑山的统治王朝。从此,黑山的弗拉迪卡成了黑山的唯一统治者,他们不仅积极传播东正教,而且努力参与政治生活,对外代表黑山的利益。他们同沙皇俄国在宗教上和政治上建立了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黑山参加了第一次(1710年)和第二次(1735年)俄土战争。1766年在黑山还出现了一位冒险家什切潘?马利,他自诩为俄国沙皇彼得三世,在黑山及其周邻地区、在俄国宫廷和威尼斯及奥斯曼帝国以“黑山总督”自居,招摇过市达7年之久。
从19世纪起,黑山为创建独立国家进行了一个世纪的斗争。其中,佩塔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