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银五百两,使三分赋银私增至五,用粮抵。
她皱着眉头,紧咬下唇。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诚王给自己名下的封田规定的田赋是每亩三分银子,这个标准比周边乡绅地主家的都低,本来目的应该是减少佃户的负担,但是胡海抓住了这个漏洞,私自将赋税调到了每亩五分银子,剩下的那两分他就可以中饱私囊了。
但令人想不通的是,他没有要银子,而是要求农户们用粮食相抵,为此他还自掏腰包,收买庄头保守秘密。
这等于说是花自己的钱去屯购粮食,那三年累积下来,少说也有上万石,这么大的目标还要秘密转移,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苏然联系到最近飙高的粮价,渐渐理清了条理,据她所知,屯粮通常是为了造成市场稀缺,从而牟取暴利。但是,最近几年都风调雨顺,官府的储备粮应该是充足的,粮价一高,必然会粜粮平息物价,这样一来,牟取暴利就不可能实现了。
那么,屯粮的目的,就只剩下另一种了——
备战?
一想到这里,苏然猛地站了起来,脑袋重重地磕到了车顶上,她捂着疼痛的脑门,觉得自己疯了才会有这个念头!
“快停车!”她一把掀开了车门帘喊道,鼻尖已经冒出了冷汗,“快回去,我有话要和王爷说!”
一骑马车在官道上飞驰,扬起浩浩尘土,一刻钟后,夏公公勒紧缰绳,一声马嘶,车子急急刹住。
苏然顾不得略显凌乱的仪容,匆匆跳下马车,直奔酒楼。
此刻诚王独自静坐在雅间内,看着青烟缭绕的香炉,轻轻扣着手指想事情。
苏然咚咚咚跑上楼,箭步冲到雅间门口,推门而入,进门后才惊醒这么做是极冒失的,急忙刹脚,身形立顿,扶着门框大口喘气。
诚王因这突如其来的闯入微惊,一只手习惯地摸到腰间的匕首,静静地看着面前的女孩。
两人互相对视了几秒钟,苏然艰难地咽了口吐沫,鼓起勇气问道:“胡,胡管事屯的粮,难道是军粮?”她突然觉得咽喉有些隐隐作痛。
诚王眼神骤惊,目光移到了揪在她手心的纸,心中渐明。复又仔细地端详了她,小小的脸蛋写满了惊慌失措,泛着潮红,双眼蓄着点点泪花,不知是因为奔跑还是惊吓。
他的面色渐柔,微勾唇角,发出一声感慨:“你竟能想到这一层,果然是苏师之女,冰雪聪明,常人不及。”
这就是间接承认了,苏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张地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有些不淡定了:“兵马从哪来?粮藏在哪里?”
“这个,就是将要彻查的问题。”
苏然这才明白诚王让她隐瞒真相的原由,病重的人想法容易走极端,听不进别人劝告,王妃之前突然查账的举动已经打草惊蛇了,所以诚王需要苏然暂时先稳住王妃,为他争取更多的时间。
剩下的事情也很容易想通了,诚王不顾王妃的怒火,坚持送了倪姬四个产业,也是因为倪姬和胡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吧,就等着他们用粮铺和酒庄做掩饰,收购大量粮食,诚王经过这条线索,才能查到真正的屯粮地点。
苏然想通了最后一个环节,有些腿软,顺势坐在了门槛上,这个胡海和倪姬究竟是何方神圣,她可没有信心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下还能好好地活下去。
经此一事,她也很佩服诚王,这个男人默默忍受着妻子对他的误解,为了大局不能辩解,夫妻间的隔阂日渐加深,而他只有孤独地强撑着。
作者有话要说: 说明一下哦,本文的背景设定是类明清架空,为了情节需要,偶尔会穿插一些满俗,例如庄头一职。
《红楼梦》中出现过乌庄头送年货的情节,其实庄头在清朝是满族贵族的包衣奴才,汉俗是没有这一说的。
庄头们相当于二地主,权力很大,每年给主家多少东西,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跟主家扯皮条的功夫极好,嗯哼,不过咱们诚王杀伐果断,正打算要狠狠办了大管家,所以众庄头一齐倒霉了。
☆、第13章 难道要做妾
平地一声惊雷,胡海失踪了。
小陈管事递了消息进来,请苏然安抚好王妃,诚王亲自去追踪胡海,已经一夜未归,早先胡大娘和他家两个儿子被罚闭门思过,如今也不知所踪。以诚王的谨慎,胡海一家还能从他的眼皮子底下逃跑,果然本事不小。
十天前,王妃的身子就愈来愈差,一天中有九个多时辰是昏睡的,苏然将胡海逃逸的事情偷偷告诉了灵芝,请她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