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页)
对手走得了三五个回合。这是齐威王在稷下学宫多次亲眼目睹的。就是那个锋锐无匹的新秀荀况,也只和孟子堪堪战了个平手,更不要说其他人物了。可这个张仪,竟在大梁魏王宫以牙还牙,骂得孟子几乎要背过气去!连素来喜欢在名士面前打哈哈的魏惠王都恼羞成怒了,可见其人辞色之锋利。
一个月前,当这个故事传到齐国时,有人说张仪有失刻薄,齐威王却不禁哈哈大笑:“好好好!天下出了此等人物,孟夫子一口独霸便从此休矣!” 齐威王明白,要说尖酸刻薄,孟子也不是厚道之辈,痛斥贬损从来都是毫不口软,而且往往都是抢先发难,何独怨张仪?想不到这个张仪今日竟来到了齐国,可得用心体察一番,若果真是个名士大才,那可真叫上苍有眼!
片刻之间,便见垂柳下的草地便道上走来了一个黑衣士子,大袖飘飘,身材伟岸,束发无冠,步幅轻捷,恍若一朵黑云从绿色的草地飘了过来。
“好个人物!”齐威王暗自赞叹,大笑着迎了上去:“先生光临齐国,幸甚之至也!”
张仪也远远看见齐威王迎了过来,心中大感欣慰。这个老国王是天下有名的铁面君主,天性傲慢凌厉,生杀予夺嬉笑怒骂从来都是毫不给臣下脸面,对待稷下学宫的名士,也极少对谁表现出赞赏,只有即位头几年,才对孟子孙膑这样的人物恭迎如大宾。如今,老国王却亲自起身迎接自己,虽然仅仅是一个湖边相迎,谈不上大礼相敬,但张仪已经预感到自己所料不差,思忖间齐威王已是咫尺之遥,张仪连忙恭敬的深深一躬:“魏国张仪,参见齐王。”
“先生拘泥了。”齐威王大笑着扶住了张仪,并拉住他一只手:“来来来,这边茅亭落座。”亲切豪爽竟是如见老友一般。
张仪本来就洒脱不羁,对齐威王的举动丝毫没有受宠若惊的紧张难堪,倒是任齐威王与自己执手来到茅亭。这座茅亭坐落在湖畔垂柳之下,三面竹林婆娑,脚下草地如茵,宽大的亭子间里青石为案,草蓆做垫,却是异常的简朴雅致。进得亭中落座,但觉微风习习一片清凉,酷暑之气顿消。
“好个茅亭,令人心醉。” 张仪不禁赞叹。
齐威王笑道:“先生可知这茅亭名号?”
“张仪受教。”
“国士亭。惜乎国士亭,冷清近二十年了。”齐威王慨然叹息了一声。
“张仪无功,齐王何以国士待之?”突然,张仪觉得这个老国王有些着意高抬自己,心中便掠过一丝阴影。
“大梁挫败孟子,先生其才可知。生为魏人,先行报国,先生其节可知。挟长策而说诸侯,先生其志可知。如此才具志节,安得不以国士待之?”齐威王说得字字板正。
张仪第一次受到大国之王的真诚推崇,不禁心头一热,慨然拱手:“齐王以国士待张仪,张仪必以国士报齐王。”
齐威王亲自为张仪斟满了一爵:“来,先共饮一爵,为先生洗尘!”
“谢过齐王。”两只青铜大爵“噹!”的一碰,张仪一饮而尽。
“先生远道来齐,欲入稷下学宫?抑或入国为官?”
张仪不禁对齐威王的精明由衷佩服——心中分明着急国事大计,却避开不谈,先征询你的实际去向,既显得关切,又试探了你的志向;但更重要的是,就此隐藏了齐国最紧迫的困窘,却要试探你是否一个真正洞察天下的大才?寻常士子顺着他的话题走下去,热衷于自己的去向安排,也就必然对齐国的急难茫然无觉,果真如此,这场小宴也就到此结束了,“国士”云云也将成为过眼云烟。心念一闪而过,张仪拱手做礼道:“谢过齐王关切。然则,张仪不是为游学高官而来,却是为齐国急难而来。”
“噢?”齐威王惊讶微笑:“一片富庶升平,齐国有何急难啊?”
“歧路亡羊故事,齐王可知?” 张仪也是微微一笑。
“歧路亡羊?先生请讲。”
“杨子的邻人丢了一只羊,请了许多人帮着寻找,也请杨子帮忙顺一条直路寻找。杨子惊讶问:一只羊,何用如此多人寻找?邻人说:歧路多也。杨子就帮着去找了。整整一天过去,找羊者晚上在邻人家会合了。杨子问:谁找见羊了?都说没有。杨子惊讶不解。邻人说:歧路中又有歧路,我等不知所以,便只有回来了。此所谓歧路亡羊也。张仪以为,歧路可亡羊,歧路亦可亡国。目下,齐国便正当歧路,齐王以为然否?”
“齐国歧路何在?” 齐威王目光炯炯的盯住了张仪。
“齐有大国强势,却无霸业长策,此歧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