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秦璋就那样散着步回了客栈,到了客栈时,我俩于吃饭间无意听得了一个惊悚非常的消息。
这个消息来自于我们旁边桌的两位大汉,总结性的说,就是闻人洛成了江湖上的头号通缉犯。
原因无他,只因闻人洛先是丧心病狂地杀了天一教的三个教众,又兽性大发地砍了屠家当家屠晋和其旧情人覃娘,而后因杀人杀到了兴头上,所以就奔向落霞山灭了落霞派整整一个派,统共二百六十一条人命。其罪行实在是令人发指,人神共愤。因此武林人士纷纷奔走相告,拉帮结派,皆表示要将闻人洛生吞活剥,剥皮抽筋。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待听罢邻桌二人打算将闻人洛先奸后杀的处理决定后,我那一副饱经风霜的心肝忍不住跟着抖了一抖。
秦璋对此事的关注点与我不大相同,他疑惑于众人为何将瑶镇上死去的三人当做了是天一教的弟子,而我则疑惑于他们为何要将闻人师兄先奸后杀。直到我在眼风里望见秦璋那朗风和月的模样,才略略忆起这世上有那样一群好男风的兄弟。
至于秦璋的疑问,其实我也不能够给他答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想象力从来都是心有多远思维就有多远,所以我实在不能按照他们的方向去分析为什么在瑶镇死的那三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我天一教门下,并且是死于闻人洛之手而不是当时所报的花月之手。
但这其实是整个问题的突破点,它就类似于一个环环相扣的骗局。设局之人让我在这局中起了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将与我有关的一串人都织进了一张网,倘若这网子一收,恐怕就……啧,仔细一想就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15第十四章 众人的回归(修)
我与秦璋踏上归程的第五日上头,在官道边歇脚时,又茶棚里听说西边的燕回派里有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死在闻人洛手上。这就导致目前燕回派上下正地毯式搜索闻人洛,搞得附近村庄的村民们都苦不堪言,于是就众志成城要剿灭闻人洛。
我捏着粗瓷的茶碗叹了一遭,对秦璋说:“狐狸你看,江湖就是这样子,不乱的时候就挺乱的,一旦有风吹草动真的乱起来,他们本身还是那么乱。江湖人士都喜爱凑热闹,也喜爱墙倒众人推,所以说舆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呀。”
秦璋淡然地看着我,“那么你想表达什么呢?”
我被他问得愣住,摇摇头,“其实也没什么。”
半晌,又省起一事,这件事原本在五天前我就该弄清楚的,只是一直在赶路,就来不及问问。
于是我放下手中那只剩下一个碗底的茶水,慎重地看着秦璋,问:“狐狸,你说封奕他好端端的一个丞相,却偏从京城跑到建州,这有没有很不正常?”
秦璋略有惊讶地看看我,道:“你怎么现在才问?我几乎要以为你是太伤情了才不肯提的。”
我更为惊讶地回看他,“你怎么会这么想,我没有问是因为没有时间问问,你的思想怎么那么复杂。”
秦璋似是被我的一句话打败,于是不再和我争辩,只是望了眼远山,与我道:“关于这件事,你所猜测的,就是事实。”
我望着他侧面的剪影,愈发认为秦璋是个高深的人,他怎么能知道我猜测的是什么呢?万一我只是以为封奕是拖家带口地出来旅旅游的,那他岂不是高深错了地方。
但总归我没有以为封奕是出来旅游的,我很不厚道地认为他是来和朱承钰密谋的。所以小皇帝就危险了,他现在估计正在边关打仗打得欢乐,压根就不知道朝中重臣要叛变了。
鉴于目前这种已奔放到不能控制的事态,我与秦璋决定要星夜兼程回到若虚山去。我的想法是,现在以我等的绵薄之力已不能改变任何情况,那就只能先将小皇帝从他钟爱的战场上拽回到他厌恶的朝堂上,再去找一找闻人洛。而之所以将闻人师兄放在后一位,则是因我实在相信他逃难的水平,估计一时半刻是不会被哪个门派给人道毁灭的。
十多天后,我和秦璋二人牵着两匹瘦骨如柴的马来到了若虚山下。望着高耸的若虚山,我感慨良多。因我已多年未踏上这片土地,所以这时不免有几分唏嘘,旧日里残缺的记忆片段不时在脑海里翻涌。
由于我脑子里突然蹦出记忆的碎片这个充满了文艺气息的词汇,所以我不由得对着秦璋阴森森一笑,道:“狐狸,你知道在我两个时时擦肩而过的那三四年里,我如何了吗?”
遥记得在那几个年头里,每每我俩将要相遇于某地时,我都会因各种原因而离去,导致两人擦肩而过。就仿佛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