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家的修真社会很发达,许多问题根本就难不倒人家,甚至跟本就不叫问题,人家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像古代和现代相比。古代之时,生产力低下,想要点个火都得费半天力气,打火石打的啪啪响,最后出来的才是屁大点儿的火星子。可现在呢?大拇指头一按,出来的可是火,燃烧的火,只要手指头一直按着,这火就不会熄灭,除非没汽了。
金光道长因为一直处在原来那个灵气浓郁无比的星球上,思维已经成了定性,自然也就将心境这一点算漏了。
第57章 :听道(二)
金光道长算漏了,李春明自己就不能漏了。如果再漏,那李春明可真就离仙道无缘了,不禁如此,也再也见不到他那至亲的师傅金光道长了。
在李春明没有明确自己的道的时候,李春明修炼成仙的目的,就是去仙界与师傅金光道长团聚。
宝心道人讲道,李春明自然听得很认真,还是极其认真。因为宝心真人乃是元婴初期的大高手,虽然所讲的修炼心得,从本意出发还是想叫这些修士们听进去,可因为口才的缘故,还是有许多东西说的云里雾里,让那成千上万的修士听的云里雾里,不明其意。
可李春明不同,李春明是什么人,那是从小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文学方面的功底自然很是深厚,而且还是元婴期的高手,被宝心真人这么一讲,李春明这么一听,还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注:题目中所说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而是一个对心境的称呼罢了。如果真是“道”,题目也不会写成听“道”了,而是闻“道”。请读者不要在意,看过之后一笑便罢,切勿较真。)
李春明在修为上可是和宝心真人同属一个级别,而且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不低,即使宝心真人说的再烂,李春明还是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的。可不会像那些修士一样,听的云里雾里,双目迷茫,抓耳挠腮。
李春明静静的聆听着宝心真人所讲的东西,双目不像那成千上万的修士一样,是那样的迷茫,而是眼睛明亮的很,精光闪烁,显然是有了明悟。
李春明暗道,这次“论道大会”还真是不虚此行啊。
这宝心真人因为是第一个上台讲道,为了来个开门红,宝心真人所讲的可是真够详细的,可就是因为境界的差距那些那些金丹期的修士根本听不懂,而李春明因为与宝心真人同属一个境界的元婴初期高手,自然能懂的宝心真人所讲的东西,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是举一反三也不为过。李春明明显感觉到刺激不曾增长的心境修为在这一刻,增长了。
虽然仅仅是那么一点,还不明显,可只要持之以恒下去,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想修练下去,这是一条捷径。
带着期待的目光,环顾了周围的这些元婴期的高手,李春明笑了笑。
现在的李春明还真是期待这些人的讲道啊,博百家之长,成自己之道,这就是李春明的想法。
每个人的修炼方法都有所不同,有优有劣,但殊途同归,其中的一些方面都还是可以值得借鉴的。
李春明欲要博百家之长,来完善己身。自然是打着得窥一些他们的修炼方法,来成就自己。
这些人的口才都不怎么地,讲道给那些金丹期的人听了,自然是云里雾里,分析不出什么。可李春明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李春明的文学造诣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那就不同了。
打个比方,写文章要写出比喻句,来修饰某一个人,某一个动作……
可比喻句怎么来的,难道是胡编乱造的?不,不会。那叫人怎么看,风马牛不相及,那自然是败笔。写文章,不管是怎么写,即使是像仙侠这类天马行空的小说,但他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根本不可能与现实不贴近。
天马行空是好,可驴头不对马嘴那就是败笔了。
写作,看别人所看不见,想别人所不想,现在的李春明亦是如此。
写比喻句,从一个简简单单的被打的倒飞出去,就可以联想到风筝。
……他就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划落下去……
李春明听了这些人讲道,自然能从他们言语中可以看出一些他们修炼的一些端倪,从而再推理一番,虽然不能窥得全部,但一小部分还是可以。
他们所讲的云里雾里,糊弄金丹期的修士还可以,可对于李春明根本不起作用。
只能说是越掩饰,越帮助了李春明。
欲盖弥彰,只能帮助李春明,而糊弄不了李春明。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