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出了腰间的打刀向修远等人冲去。
所有人都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所惊呆了,只有独孤小花及时做出了反应,急速划出的太刀不但弹开了对方的打刀,还带出了一蓬血雾。
“快跑。”修远一边贯彻着自己的言论,一边踢翻酒桶向对方滚去,“这桶酒送给你们了。”
那名魁梧的大友武士闪过酒桶,挥舞着手中长长的太刀向修远等人冲去,却在重心不稳的瞬间被小花一刀劈翻。
当十几名大友武士从酒馆内堂赶来时,修远一行四人已经爬到了栓在酒馆外的马背上。修远从马鞍旁抽出火枪,轰向追出酒馆的大友武士,小花也用长弓将追在最前的大友武士射倒在地。
一场骚动之后,修远一行四人策马逃出了府内镇。两死两伤的大友武士,愤怒的扣押了停酒馆门口运送葡萄酒的马车和等待的车夫。由于最先冲上前的大友武士已经被杀,剩下的大友武士并不清除他们究竟是与什么人发生冲突,只得在修远一行跑远之后垂头丧气的回城报告所发生的一切。
“都是你不好,没事干吗跑到大友家的地盘推销商品?要不是小花反应快,我们说不定已经死在那里了。”岛津樱心有余悸的埋怨着修远。
“罗嗦,我们不是好好的嘛。再说了,推销商品理所当然要跑遍所有潜在的客户。”修远振振有词的回应着。
“什么嘛,根本是自找麻烦,也不想想我们才刚刚和人家打完仗。”
“我怎么知道会刚好碰到认识我们的大友武士。不过这里的市场算是拓展成功了,回去以后我会通过其他渠道向这里输送葡萄酒。”
“下面我们去那里?”刚刚喘匀气的织田洛雪问道。
“当然是去小仓镇(大友家的另一处领土),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那里的市场还是交给其他人拓展吧。”看到岛津樱和织田洛雪露出了相当不满的神情,修远急忙改口。
葡萄酒在九州的推销活动至此便结束了,效果算不上很好,不过随着各地酒馆订单的到来,樱舞城仓库中堆积如山的葡萄酒桶也在缓慢的减少着。十月末,阿歌特商会的商船运来了一大批稻米以及糖、盐、布匹等各种生活必需品,换走了仓库中刚刚生产出来的瓷器,顺利缓解了樱舞城的经济危机。
—————分隔线————————分隔线————————分隔线—————
继续上次的话题,我先看看上次说什么来的。记住胡掰的内容比记住正文更困难~算了,实在想不太的起来上次还想说什么了。餐具么?对了欧洲的上层社会也会使用比较考究的餐具,不过那些一般都是金属器皿,它的优点是不容易打碎,不过这大概也是中国人不珍惜它的原因(就向坚强的人更容易被忽视一样)。这是一个民族主流审美观的问题,中国古人欣赏具有独创性的东西,讲究意境,因为影响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来源于儒家、道家与佛教,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有名的文人受着三种思想共同影响,学习儒家的四书、五经,享受着道家悠闲避世的生活方式,身为佛教的居士成为了很多文人(我说的是真正的文人,而不是明清时代一心只想当官图个功名的仕子,他们读书只是为了名利和权力。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要做真正的文人是需要经济基础的。)的共同特点。而这些文人更欣赏一些能引起他们思想共鸣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仅仅是值钱的东西(金银之类),而这些真正文人的喜好往往更容易影响上流社会的价值观,因此中国人对艺术的看法更加倾向于写意,虽然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理解它。回到主题,这就是为什么从宋代开始中国的瓷器可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因为瓷器与金银器相比更容易体现独特的艺术的风格;而宋代的皇帝刚好文人多过政治家。
第三十一章九州战云
自1564年六月末,日向国境内的战乱结束之后,九州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阶段,但是战国年代,这样的和平只会存在于局部地区。同年八月中国之雄毛利元就向出云尼子氏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十月三河的德川家康与其旧主骏河今川家发生了冲突,十一月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消灭了盘踞上野的上杉旧部长野业盛,同月近江的六角氏和浅井氏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混战,十二月长宗我部氏在四国挑起了战乱,次年三月已经占据美浓的织田信长侵入了伊势,五月在二条城内三好氏谋杀了剑豪将军足利义辉,六月战火重又在九州燃起。
北九州的霸主大友义镇,为报复去年岛津军给大友家所带来的耻辱,在大友全境进行了总动员。除去留守筑后的高桥鉴种部,大友义镇共统率大军四万两千人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