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跳下来,能摔伤哪去啊,别当我是个弱书生。”晓楠不以为意,这点高度能难倒谁啊,真要是这都能摔伤,称得上是个“废柴”了。
“是啊,男子汉大丈夫,做事说话就得干干脆脆,不行扭扭捏捏那一套,岳弟这不是很好嘛,往日你们都把他给看扁了。”郑川溪见晓楠和他一样行事,更把她视为知己了,一伸就把手臂搭在晓楠的肩上,这就算惺惺相惜了。
“唉,你小子不用婆婆妈妈了,我们先进去了,你随后跟上。”郑川溪不耐烦多喜,冲他喝了一句,就拉着晓楠往学堂里走去。
刘夫子是城中最有名望的老夫子,曾经中过朝士,在圣都最高的学府担任教学多年,五十几岁才回故乡建邺城自己开办学堂,学堂办了十几年了,名声极好,出的学子中,中城学,州子的颇多,而且也有中朝士在朝为官的,可算桃李满天下,所以城中有名望,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家,都想把儿子送到这“学卷堂”来读书,到这里学万卷书中的知识,以期望自己儿子能有一日高中,仕途为官。
晓楠早就做好事前准备,打听过这学堂的事情。“学卷堂”里设高学和底学两处,高学是给十五岁及以上的学子就读,底学就是给十五岁以下的学子就读,因为大进规定从十五岁开始才能参加城试,所以要分开重点培养,“学卷堂”的做法到挺像现代的教育制度,还分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难怪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堂,看来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晓楠也顺带打听了大进的科举制度,学子们最初可以参加城试,城试前六名就被称为“城学”,中了城学就可以参加东、西、南、北、中五大州的州试,五州三十二城一百九十二名城学,再加上圣都六名城学,一共一百九十八人汇集中州的中鼎城参加州试,前百名上榜的学子,就称为“州子”,州子就可以上首都圣都城参加圣朝试,圣朝试前五十名就被称为“朝士”,而前十名的朝士还可以参加圣殿试,圣殿试头名的就为“圣才”,意思为圣都朝堂的栋梁之材,十甲朝士可得皇上亲自殿试,圣才更是皇上御笔亲点,真可谓集万千荣宠为一身,是万千学子终身奋斗的目标。
城试每年入秋举行,当年的城学参加隔年入秋举行的州试,再隔年同样入秋参加圣朝试,所以从城学到朝士要历经三年,名落孙山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中了城学就已经是有功名在身了,就可以在城中各处府衙担任一些文职了,越往上高中功名就越能谋取好的职位。为了它朝有好的出路,学子们才如此兢兢业业,奋发向上,就想有朝一日可以功名在身,功成名就。
晓楠打听了一番,也是做到心中有数,不过对什么金榜题名,踏足朝堂这种事到不太关心,不感兴趣。晓楠在现代就不算好学之人,大学读的也是二流大学,成绩平平,到是对运动什么的挺感兴趣的,所以会被朋友们说像男孩子作风,毕业之后也选了男生比较多参与的当兵。到了这古代,对那些“四书五经”晓楠就更不感兴趣了。
一路被郑川溪拉着进去,往里去的学子也已经不少了,里面的房舍挺多间,每间房舍也都亮堂宽阔,看上去都有上百平,每房设有四排五行,共二十个座位,桌椅都为黑色,书桌挺长,看着有一米五以上,每套桌椅各供一位学子使用,前台还放设供夫子就坐的桌椅,也一样黑色,比学子的桌子还长还宽。
底学设有三间学房,一学,二学,三学,也就是和现代的一,二,三年级一个意思,每学房各二十名学子,每房学子都按年龄排房,一学多为十三至十四岁的学子,二房为十二至十三岁,三房十二岁以下,一般人家八九岁开蒙,十岁以上才会上学堂就读。
底学三学房在学堂较外面,高学则要更进去里面,也是一样设三学房,同样按年龄排房。
晓楠就在底学二学房就读,郑川溪也同在二学房。
踏入学房,房中已经有几桌坐有学子了,也有三三两两一堆站着在讨论的学子,看到晓楠走进来,有不少学子点头打招呼,表示欢迎返回学堂。
在晓楠一一回礼之后,他们又继续讨论或坐下,房中也有好几桌旁站着小厮打扮的书童,正在帮自家主子摆书,摆纸砚笔墨等等。
晓楠正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桌时,多喜已经在自己忙着回礼的时候站过去放东西了。这也省得晓楠一下子搞不清楚状况而出点小错漏。晓楠忙走到自己座位上坐定下来。
第二十章 初入学堂第一关
更新时间2010…5…7 18:34:14 字数:2364
晓楠的座位在第一排的第五个位置,多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