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第1/2 页)
</dt>
&esp;&esp;萧栋斜睨了寿王一眼,冷声质问道:“寿王言下之意是说朕错怪萧璨了?”
&esp;&esp;“陛下息怒。”清河郡王躬身劝道,“臣以为,若大军当真已至城外,眼下再去谈论雍王为何如此行事已无用处。我们已慢了一步,当务之急,还是商议如何应对,是否要派人到各州府集结屯田军回援京城?微臣兵法懂得不多,只是私以为…平南侯和靖北王这等战功赫赫之人绝无可能只率军攻伐一处城门。”
&esp;&esp;清河王之言点醒了在场众人,他们之中不乏行伍出身,有人出言附和道:“陛下,恰如郡王所说!京城易守难攻,如今外面的人无非是仗着京中能抵抗他们的人少,才会行此奇袭之法。若想解围,须得趁九门尚未传来合围消息前,派遣一可靠将领带兵突出重围,持虎符前往各处调兵回援京师,形成内外包夹之势,届时拖得久了,攻城叛军粮草短缺又腹背受敌,定然不攻自破!”
&esp;&esp;那人一番布置说得极在理,对兵法并无涉猎的文臣听来便觉得安心不少,似乎解除眼下危机是件只需要耐心等待的小事。
&esp;&esp;萧栋的脸色也稍稍缓和了些,在他听来,此法同样可行,至于这出去求援的人选——“此等危急存亡之时,众卿可有举荐求援之人选?”
&esp;&esp;这一问,众臣又是一阵沉默。
&esp;&esp;本朝重文轻武,除了极少数如叶飞林那般的武将还能受到天子信任,其余的要么郁郁抱病、要么辞官离京。而原本京中有些真本事的武将,如平南侯、襄阳侯等人,竟都站到了雍王的阵营里去,以至于此刻天子询问众臣,竟无人敢应。
&esp;&esp;“陛下…不知…叶大将军是否?”
&esp;&esp;萧栋没等那臣子说完便断然拒绝道:“不可!如今京中情势危急,朕须得有叶大将军在此坐镇!”
&esp;&esp;其实在场之中还有贵妃之父廖将军,只不过这位在京中享福多年,但是看他大腹便便的富态模样,旁人也只能收了这个念头。
&esp;&esp;一直没说话的礼王世子萧兴海此刻方开口附和道:“陛下说的是。叶将军是如今禁军的主心骨,若派去求援,这京中禁军岂不是无人指挥了?陛下,臣倒是有一人选。”
&esp;&esp;“哦?你且说来听听。”
&esp;&esp;“叶大将军的长子,前千牛卫中郎将——叶虞。臣以为,虽说叶少将军曾受毒害,可到底原本的底子还在,又养了这么些时日,想来领兵求援这事对他来说并非难事。这二来嘛……”萧兴海顿了顿,故意勾起众人的好奇心,“陛下和诸位大人想来应当没忘记,少将军同那叛贼裴玉戈曾经私交甚好。若少将军忠于陛下,必定会顾念叶将军在京中的安危,利用好与裴玉戈的这点情分,突围求援。”
&esp;&esp;好一招毒计!
&esp;&esp;清河王都不由多看了眼萧兴海这人。
&esp;&esp;天子面上阴晴不定,思考多时终是认下了萧兴海的这一谏言,不过为保万一,他还是下旨令廖贵妃之弟与叶虞一同出兵求援,而虎符则交托给了贵妃之弟。
&esp;&esp;“众卿不必忧心,先前禁军东大营遣人来报时便是已然发觉叛军踪迹,即便他们再如何骁勇善战,有数万禁军与京师要塞在此,他们也没那么容易兵临城下。当务之急,胡爱卿。”
&esp;&esp;中书令胡荣应声:“臣在。”
&esp;&esp;“你即刻拟一道旨昭告天下!雍王萧璨狂悖无形、有负皇恩,竟举兵行谋逆之事,其罪党诛!着除其一切尊封,宗碟除名!并将其大不敬之罪昭示天下,举凡执迷不悟助其谋反者,视作同罪,诛…九族。若有幡然醒悟者,可酌情从宽发落,若能生擒逆贼萧璨者,即刻封侯,赏万金、食邑万户!”
&esp;&esp;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即便不能真的生擒叛臣,也能挑拨离间人心。
&esp;&esp;似乎想象到了不久之后自己平叛再立君威的场景,萧栋嘴角难得勾起一抹笑来,只是这点子笑容尚没能维持片刻,便听得殿外有人高声急报。
&esp;&esp;那报信的内监哆哆嗦嗦扑在殿门口,仿佛丢了魂儿般,被催促着问了二遍后才猛地回过神来,以头抢地,几乎要哭出来一般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