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的学生到这里留学。大概有30%是美国人,30%是欧洲人,差不多也有30%的亚洲人,也有一些来自澳洲和南美,而这些学生也十分喜欢这种混合文化。
著名的导师制
牛津学生课业进行主要经由两种方式:一是课堂讲授的安排,而各学院则提供导师人选。当然若干学院的师资,也同时受聘为大学教授,针对某个专题开课,供各个学院的学生来选读。学生申请入学时,一般是由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教授,审查申请文件。而其中的一位教授,则成为日后学生专修科目的导师。此为英国教育上最著称的导师制度�torial)。
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深入学习。导师制相传是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新学院是牛津实行导师制的第一个学院。
导师在一学期中,每周和学生见面一次,每次上课,学生必须针对导师所开书目,或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短文。在师生研讨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宣读一次,而后由导师,或另一名参与讨论的学生,就文章论点,进行辨论及讨论。
导师制的精神,在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对于8周一期,密集学期制的牛津学生而言,导师可以随时清晰的了解学生研习的情况。
牛津的大学教育注重训练学生搜寻和消化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为之辩护。导师制教学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牛津教学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牛津的办学思想是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和个人创造精神的发挥。牛津人把思想的创见看得更为重要。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艾略特的《荒原》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多学科交叉别具特色
牛津大学的课程设置有着别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牛津大学的学生一入学就要选定专业,该校现设50种专业,有些专业是单学科的,有些则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由于专业性质、学科范围、修业年限不同,各个专业的课程计划有很大的差异。
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该专业学制3年,第一年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主要学习导论课,使学生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在第2年和第3年,学生仍可以三个学科齐头并进,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两个学科甚至以一个学科为主,但无论怎样选择,都必须修完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之外,导师会指导学生选修一些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加起来必须达到8门。若是三个学科并进者则修习三个领域的5门核心课程和3门选修课。
近年来,牛津在学科设置和教学科研方面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学术领域多角度、多边缘、资源共享的潮流和特征。
牛津大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播,在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了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
频繁的讲座,让你随意听自由言
每当新学期伊始,牛津大学各个专业和学院都有一份打印好的讲座课和讨论课的时间安排表,并同时公布在网上,对全校师生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门感兴趣的讲座和讨论课,中午吃饭时间有讲座和讨论课,尤其是下午4点到5点之间,在牛津街头,可以看见一群教师模样的人,一手拿着长柄伞,一手拿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朝某一方向走去,大体可以判断,他们是去参加讲座和讨论课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牛津大学(3)
每当一个讲座完毕,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此外,还有专门的讨论课,其海阔天空的议题和议论是很吸引人的。牛津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家,与牛津崇尚雄辩的传统有关,而辩论的气氛可以出现在任何可以自由发言的场合。
牛津与中国
牛津最理解中国
长期以来,牛津大学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在政治、经济、环境、医学、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有关中国的藏书和资料种类丰富,是英国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机构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