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页)
“不会去英国发展地盘吧?”张秋现在对于陈林看得很紧,还是害怕他陷入黑社会里面,所以他故意开玩笑道。
陈林拉过张秋的手,在手心里摩挲了几下,“我要去英国买几艘货轮,秋生应该比较懂行,所以我需要他!”
“又骗我不是?”张秋一听就不相信,因为自己家族就是搞航运的,虽然细节不清楚,但是对于货轮的价格还是有印象,航运货轮的价格都不菲,她还是不敢相信这件事。
“你是皇家督察,谁敢骗你?”陈林笑道。
“对了,你让魏sir去了英国,是不是也跟这件生意有关系?”张秋问道,她知道魏震原则性很强,就算陈林要有什么坏心思,魏sir也不会附和的。
“是的,我让魏sir先期前去,主要是利用他在国际刑警组织的关系,托托老朋友,帮我了解一下卖主的信息!”陈林说道。
“算了,生意上的事,我不管你了!不过我跟我哥约好了,今天晚上在兰桂坊见面,具体的事你自己跟他说去吧!”张秋虽然身为警察,但在家族的影响下,女人一向不参与生意上的事情。
如今,家里对他和陈林的来往,虽然还是不情愿,但至少不会明着进行阻扰了,这一点已经让她很开心了。更何况,自己的哥哥从张氏航运退出后,先后在几家小的航运公司干过,但没有了张氏航运为基础,一直干得闷闷不乐,让他去英国,也算散散心了。
371 天才3
2013年9月29日,陈林带着邱绍权、张秋生坐上了飞往英国的航班,开始了十几个小时的航程。
邱二少爷这几天还有点不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现在他走在律师楼内,迎来的都是怪异和带着艳羡的目光,包括他的师傅资深律师梁德英对此也感慨万千。
不过接下来几天,将近上百家公司的法人或者代表带着资料,前往他的律师所,完成一些法律业务的交接工作,已经让他无暇顾及这些感受,活多得忙不完,而且公司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以至于他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不停地雇人,把他能利用起来的关系都利用上了,挖了很多同行过来,至于报酬肯定会开得更多。
他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公司都和那个奇人有关系,他始终不明白,那个刚到香港7个月的偷渡客怎么经营这么多公司的,直到最近那个声名鹊起的李超人也亲临律所,他当时记得自己的反应是傻眼了,不是因为李嘉文的到来,而是因为他实在没想到连长江实业也会和那个偷渡客有关系。
陈林这段时间只去过两次律所,每次去花了有两个小时的时间,邱二少爷还记得很清楚,陈林以徐缓和平静的声调,不断向他缕述一桩桩、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从他的叙述中,邱二少爷还发现,自已的很多同行比如严律师、庄律师、齐律师先后做了很多工作,当然这些律师之间都是各干各的,从来不会撞车,而且被卷进去的律师远远不止这些。
而且在这两个小时的倾听中,邱二少爷有时感到自己进入了幻境,开始怀疑那长长的一串串名字、公司、交易与楼盘,好像是在梦里出现过的一样,换种情况,哪怕是堆砌这么多名目都会使人觉得是在说梦话。
但是陈林在叙述这些过程中,清楚地记得每一件事里他都用过什么人、代他出面的人和在一定程度上他信得过的人名,这段时间,他进行的交易超过好几百项,而对其中的每一项,他都能说出投入资金的准确数字直到个位数,说出全过程的确切日期、具体情况甚至连对方的语气都会有所描述。
他叙述所有这些情况时,从不需要回过头去纠正任何疏忽遗漏的地方。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他从不忘记任何事情。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记忆中,每一件事都异常清晰、有条不索、一索即得——既迅速又精确。
在半明半暗的机舱里,其他乘客大都已入睡;邱二少爷还在琢磨这两次谈话,他简直闹不清究竟哪一点最使他自己惊讶不已;是陈林创建的那一整套庞大得吓人的机构,是天文数字般的投资金额,还是他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大脑结构。这些迹象不管属于哪一种性质,它们只能有一个名称:天才。
372 油轮行动1
离飞机降落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还有一个小时,邱二少爷觉得有一只手碰了碰他的胳膊,他睁开眼,只见空中小姐给他端咖啡过来了。
“我们快要着陆了。”陈林说道“你睡得好吗?”
邱二少爷揉了揉眼睛,喝了那糟糕透顶的咖啡,然后使劲抹了抹脸,这才完全醒了过来,。透过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