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所以,通过摄入CCK来减肥不是个好主意。就像有的女生为了减肥,吃饭数粒数,吃面条数根数,然后回头再吃各种零食,结果殊途同归。
不吃,能饱吗(2)
我们熟知的胰岛素和一种被称为瘦体素的东西在体内的分泌跟脂肪含量正性相关,也就是说体内的脂肪越多,这两种激素分泌得越多。这两种激素都会被运输到大脑,告知体内的脂肪含量。如果这些激素多了,大脑就会认为应该少吃,反之就多吃。大脑还有个邪门儿的地方:对于饱足信号的敏感性跟脂肪信号相关。当体内的脂肪含量低,或者人体处于节食状态,脂肪信号的分泌会减少,大脑对于饱足信号会变得迟钝,人就会吃得更多来提高脂肪含量;反之,如果脂肪含量很高,或者暴饮暴食,脂肪信号的分泌就会增加,大脑对于饱足信号的敏感性就会加强,从而降低进食量,让脂肪含量降下来。
无论如何,脂肪信号的增加会降低人体对于食物的需求,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如果注入胰岛素、瘦体素或者它们的类似物,是不是就可以降低食物需求量呢?这种思路看起来不错,也正是那些研究的目的。不过在目前,这种想法还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一是这些激素的类似物在医药领域是否存在,二是这些东西需要持续注入,就像糖尿病病人注入胰岛素一样。除此以外,还有人们更为关注的一点:会不会产生其他不良的后果。比如,持续注入胰岛素会产生低血糖症,而低血糖症反过来又会导致食物需求量的增加。
如果不是断章取义地拿着“科学研究表明”的旗号去忽悠普通公众,通过注射这些“饱足信号”或者“脂肪信号”来减少食物需求的想法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实现。严谨地说,不能断言此路不通,但是要想把这种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变成现实,还需要关心此事的人砸进更多的钱。
高科技的玩意儿看来在目前是指望不上了,退而求其次,可不可以找出某些能够高效刺激CCK等信号分泌的食物成分,从而实现“少吃多饱”的理想呢?这大概是目前的食品工业研究中最有号召力的项目了。不过我们就不介绍分子水平的研究了,只整点直观实用的。
悉尼大学有个博士弄出了个“饱足系数”的概念。她的实验很简单:早晨学生来了,每人发给含有240千卡热量的某种食品。吃完之后的两个小时内,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吃自助餐。研究人员在一边记录下他们吃的东西,并且每隔十五分钟询问一次他们的“饱足感”。她们一共测试了三十八种常见的食物,以白面包为基准(100%),其他食物相对于白面包所提供的“饱足感”作为“饱足系数”。系数越高,表示该食物越容易让人产生饱的感觉。或者说,在让人吃饱的前提下,饱足系数越高的食物所含的热量越少,越有利于减肥。
她们的实验结果很有趣。饱足系数最高的食物是土豆,高达323%。也就是说,同样是吃饱,吃白面包的话所摄入的热量是土豆的倍!蛋糕的饱足系数却很低,才65%;而花生、酸奶、冰激凌也都比白面包还低;爆米花却高达154%!
在中国人常吃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一般饱足系数较高。比如奶酪、鸡蛋、豆类、牛肉,一般为146%~176%,而鱼则高达225%。一般而言,水果也高于白面包,比如苹果和橘子分别是197%和202%,但是香蕉却只有118%。
不过,这种测试方法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它测出的只是吃完某种食物后两个小时内的感觉。有的食物,在吃后的两个小时内感觉很饱,但是很可能两个小时后就很饿了。而有的食物,在体内不易或者不能被消化,饱足感保持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或许,这也是饱足系数这个概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吧。
人和老鼠的区别在于,人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更多地是由社会因素和生活习惯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减肥的希望寄托在改变自己的激素水平上,不如依靠自己的毅力控制生活习惯可靠。当然,选择食用一些热量少、饱足感强的食物,可以让控制体重的过程没有那么难受。
聚议厅
yangyyt:
“饱足系数最高的食物是土豆,高达323%。也就是说,同样是吃饱,吃白面包的话所摄入的热量是土豆的倍!”这句话好像写反了。最近常去的论坛里在讨论减肥的话题,我这个瘦子跑去交流经验,被人臭骂了一顿。其实健康就好了,很多人胖是遗传导致的,喝凉水也长肉,有人(例如我)爱吃红烧肉,照样只有四十三公斤。多运动、多饮茶、少吃零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