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佩服!佩服!”江大爷连声说,“柱子,你也应该这样,多用力撑船,多为打鬼子出力。”
“中!”江柱大声说。
“小伙子,把旗帜举起来给我们的人都看看,我向你父亲大人敬礼了!”樊崧甫说着站起来,对着旗帜行了个军礼,他又转个身来对王铭章和赵渭宾说,“王将军、赵将军,刚才实在对不起,是我从门缝里看人,小看了你们川军。惭愧!惭愧!”
“不客气,不客气!俗话说得好:不知者不罪嘛。樊司令,虽然我们的装备很不怎么样,穿得又寒酸,还有点破破烂烂了,像些乞丐,但我们的人是不会当逃兵的,因为我们早已有拼死报国的决心,只有拼死抗战,撵走日本鬼子,才对得起王老爹、江大爷和全国的父老乡亲。大家说是不是啊?”王铭章说。
“是!保家卫国!誓死抗战!”周围的将士们高声应道。
“好!要是阎老西儿的部下都像你们川军这样就好了!也就用不着我每天亲自提着大刀守在这儿督阵了。唉!”樊崧甫叹气道。
王铭章接着对王建堂说:“建堂,你把赵参谋长给你编的那首《义勇川军》也唱给樊司令和江大爷他们听听。”
“是!”王建堂随即高唱起来:
斗篷一个草鞋两双,
千里迢迢赴前方,
老枪一杆榴弹两响,
飞机大炮勿须慌,
沉着又顽强,
搏杀鬼子兵;
自古大义筑大勇,
傲笑沙场有川军。
“自古大义筑大勇,傲笑沙场有川军。”围观的官兵都跟着唱这最后一句重唱。
第08章 太原家书
1937年10月22日,山西战局再度恶化,日军迂回包抄娘子关后路,步步直逼太原城。
10月21日傍晚,王铭章率部抵达太原。
王铭章和赵渭宾等师部人员刚刚在川军接待处陈处长带领下来到临时驻地,还没来得及安顿好部队,阎锡山的作战处长楚溪春就带着一个警卫坐着吉普车赶过来了。楚溪春稍微问候几句之后,就说奉阎长官命令,22集团军的增援位置,由太原正北的晋中忻口战场,改为晋东娘子关方向,希望122师立即开赴前线。
王铭章问他装备准备好了没有,楚溪春反问他什么装备。王铭章和赵渭宾一听他这句话,很是哭笑不得。
王铭章压住怒火说:“既然你不清楚这件事,我也不跟你发火,你马上回去问阎司令,蒋委员长叫他给我们准备的装备,啥时候给我们?你告诉他,要是不给我们落实装备的事情,我们哪儿也不去了。”
陈处长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说:“几位都是为国效力,奉命办差,都身不由己,都很辛苦,先喝口水,再慢慢说话,好事不在忙上。”
他接着说,“孙震军长昨天来过电话,说他和邓司令马上就从西安飞赴太原,让122师先在太原驻下来,等他们和阎司令当面说好了,再过来通知下一步的行动。”
楚溪春听了这些话,知道问题复杂,也不再催促,转说自己今年8月才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和22集团军司令部高级参谋胡临聪是同班同学,对川军换装备的事情还不清楚。
王铭章见他这么说,意识到自己刚才语气说重了,赶紧道歉,简要解释了一下装备的事情,说自己实在为装备的事情感到恼火,请楚溪春谅解自己刚才的冲动。
楚溪春赶紧表示理解,说自己先前实在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对此很同情,表示回去后马上向阎司令反映。但他也坦言相告,估计第二战区这边不好解决这件事情,因为太原兵工厂早就停产转移了,太原这边也没有什么库存了,绝大多数作战物资,不是运到前方去了,就是运到后方去了。再说,这种事情,按理说的确该由中央政府解决,不该推给地方。如果要转由地方解决,就得先把东西调拨过来,但他并没听说南京方面给川军调拨了物资过来,请川军方面一方面尽量争取更换装备,同时也要有在换发装备之前仓促上阵的思想准备。
王铭章和赵渭宾想了想,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心里更为着急。
赵渭宾接着请楚溪春介绍娘子关方面的情况。楚溪春说,第二战区司令部先前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北边,雁门关失守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忻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