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2/4 页)
瞥一下。子荡想发怒,想咆哮,但他又觉得,满腔的怒火却不知道向那里发泄。作为楚人,他并不清楚中原礼节,现场的列国诸侯都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子荡觉得……还是别让人把他当做土鳖的好。他忍了。
难以忍受的舞蹈终于结束,晋人杀猪宰羊祭祀。而后在周王室派出的使者,冢宰刘定公的监督下,晋平公签署了七份盟约。这盟约一份藏之太庙,寓意为:让列祖列宗监督。其余六份,晋平公首先递给赵武……
周制官员分为六大部分,这也是后来朝代设置“六部”的来历。其中,天官冢宰,也就是一国执政;地官司徒,司徒管理版籍、人民、田土、赋税事务,故称“地官”。春官宗伯,春季主祭祀。一年之计在于春,祭祀的事情多在春季进行。这时,各国君主的宗伯又称为“礼官”,主要管理外交、君主的堞谱、继承、祭祀等事务。故此,“春官”在政教合一的中国,被称为“百官之首”。
夏官司马,夏季主杀,在每年耕作一季的情况下,夏收过后刚好进入农闲,列国诸侯普遍在此时举行阅兵,整理练军队,或者筹备对外战争,故此,管领全国兵马的官员被称为“夏官”司马。秋官司寇,秋季主刑。古代中国常有“秋后问斩”一词,是因为到了秋季,官员们因为也闲了下来,有精力从劝农兴桑中脱开身子,整治辖地内的治安状况,因此,“掌邦禁”的秋官又被称为“刑官”,主要管理刑狱事务。
冬官司空,冬季主营建。一年耕作之余,人人手中有收获,也有充足的劳力修缮房屋与营建各类工程。周代的司空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后世亦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所属有工部、匠师、司木、司土、司金、司水等六位“中大夫”及司玉、司皮等五位“下大夫”。
六份盟书分送给天、地、春、夏、秋、冬六位官员。这套传自上古的盟誓典礼便进行到了下一阶段。赵武藏好由他收藏的那份盟约,在晋平公祭告天地祖宗之后,重新接过的藏之太庙的那份“主盟书”,举起盟书向天下诸侯宣布:
“皇天后土为证: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赞往来,道路无塞,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诸位,我晋国与楚国彼此约定弭兵,自是之后,天下无兵!晋国的敌人就是楚国的敌人,我们彼此不挑起相互战争,但有侵犯楚国的,我晋国愿意出兵讨伐,反之亦然。我们彼此对事关两国的大事相互通报,不隐瞒对方……
赵武话音刚落,诸侯顿时爆发了如雷般的欢呼。从此天下无兵,这话说的过了,无论晋楚,都不希望这份盟约永久约束自己,大家都不过想喘一口气而已,大家都希望借此缓和一下,以度过眼下这场千年难遇的灾荒。相比虚情假意的晋楚,诸侯的欢呼是发自内心的。三军疲楚,疲惫不堪的岂止是楚国?诸侯们无年不战,青壮年男丁就仿佛韭菜一样,成熟一茬割一茬,这种情况谁能受得了?
如今,楚国名义上向周王臣服了,从此炎黄集团不用担心楚国肆无忌惮的攻击,再遇到类似攻击,他们有地方投诉了,这简直是一下子搬去了心头的大石,列国诸侯可以把精力放到国内,处理租庸制后,每日巨变的国家了。这让诸侯怎能不欢畅。这时候,诸侯并不知道,外敌消失后,诸侯不约而同陷入内斗。等五十年和平期一过,一个新时代诞生了:无日不战的战国时代。
赵武看着台下激动的人群,略略有点眼湿。我做到了,一个穿越者来到这个丛林社会,活了下来,成长起来,并稍稍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此后,不管晋国如何变化,不管三家分晋能否重演,我已经替子孙后代做好了准备。赵氏的领地,赵氏的子民,都将强大的令人畏惧;我不怕任何人!
“三日后阅兵”;等欢呼的人群稍稍平静,赵武宣布:“执牛耳者为鲁国,鲁军作为先驱,首先接受检阅,阅兵之后,鲁军直接南下;卫军为次锋,尾随鲁军;滕、曹、杞国军队不单独列队,与卫军混编;我晋军则为殿后,依次出发。”
众人轰然响应:“谨遵命!”
鲁军这次出兵二百乘,全是叔孙豹的领主武装。卫国则出兵一百乘,加上三个小国的军队,合计兵车三百乘,紧跟着鲁军南下。晋军的前锋为魏氏领主武装,魏舒这次大手笔的拿出兵车四百乘,士兵们全副武装,气势汹汹上路。
紧跟在魏氏身后的是赵武本军,他的队伍里没有一乘严格意义上的兵车,完全是步骑混杂,步兵以重装全铠步兵为主,弩兵为辅;骑兵则以轻骑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