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狼,但它与欲望无关,与贪婪无关,与饥饿无关,它更像是一束复仇的蓝色火焰。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狼窝〃,大抵与狼是不无关系的。这让我想起海明威笔下那只孤独悲壮的豹子:〃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已经有太多的人对此作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大抵是不宜轻信的,因为那是高寒的地方,是远离〃人群〃的地方。注定的孤独和寂寞,除了亲身体验,任何想象和猜测都无力抵达。环顾一下自己置身其中的这堆怪石,想一想〃狼〃这个意象,我懂得了这个清爽的所在。继续弓腰,继续蜗行,我好似听到了孤独的狼嚎,在松涛声中金属一般地跌落。
二
一座灵性的山,是不能没有水的。同行的友人说,鲁山有个枣树峪瀑布,水从几十米高的悬崖飞流直下,夏如银河倒泻,冬似冰雕玉挂。那水是从沉积的岩层渗出来的,一年四季缠绵不绝、淋漓不断,所以又有个名字叫滴水崖。还有一湾叫做镜泊湖的水,在海拔900多米的山肩上,很有长白山的天池的味道。据说再旱的年份,这里也从未干涸过。水面如镜,鲁山主峰的倒影,藏在了如镜的水面上。大朵大朵的白云,不时从湖上飘过。我们没有亲见枣树峪瀑布,也没有来得及亲临镜泊湖,我们是匆匆的过客。但在鲁山顶峰,我们发现了一条条微润的水痕。想像那些柔弱的水,攀援上了山的脊梁,然后滚动成珍珠的溪流,该是多么让人激动的景像。〃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一位年迈的老妇喃喃自语,她正迈着并不硬朗的步子从我们身边走过。
我们都默不做声了。水比山高,是一份浪漫的景致。而人比山高呢?看远山逶迤苍茫,再看脚下这处女一样的鲁山,我无法预知她接下来将要面临怎样的命运,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负责开发她的人的审美水平,对待功名、利益的态度,甚至他人的道德观,以及面对历史的责任感,等等。我知道这样的期望的渺茫。毕竟鲁山已经坚持到了现在。我在心底默默祝福着她,希望她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样的一座山的命运,其实也预示了人的自身的命运。举起相机,远山一片苍茫,一截干枯的松枝横逸在镜头中间,我按动了快门。我知道,我已经将什么永远地定格在了记忆中,心里。我知道,我与鲁山相互说出了自己的话,完成了一次最隐秘最默契的交流。
三
鲁山仅仅是保持了一座山的原初样子,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地难能可贵。这让我想到当下的舆论界,在一个〃真理〃遍地、新理念层出不穷的境况里,最需要普及和强调的不是所谓真理,而恰恰是一些常识。恢复对常识的认知,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爱,怕,勇气和担当。
在齐国故地的另一个座山……原山上,我走进了〃石海〃。一片石头的海。见过南国的石林,却不曾想到这世上居然会有石海。上万块天然的青石形状各异,或如卧牛,或如怪兽,或如苍龙,巨石紧紧地组合在一起,遥相呼应成为海的意象,放眼看去很是壮观。这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在两亿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底沉积的许多厚重石灰岩,经过地球长期的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和风雨侵蚀作用,形成了石海。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相对应的,是人的所谓〃勤劳〃和〃智慧〃。在〃石海〃近旁,就是齐长城遗址。《博山县志》载:〃长城岭,其范围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自脊西行,跨凤凰山连原山王大岭,出青石关之西接莱芜境。〃只可惜,远古的齐长城只剩下灌木丛下一段带状的碎石,在荒草乱石的掩映下,显得很是有些落寞。正是这份落寞,让这座郁郁葱葱的山有了别样古意。主人介绍说,齐长城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蜿蜒出没近5公里,真正的遗址就剩下这一小段了,其余的都是后来仿造的,有烽火台、关隘、藏兵洞等,象一条巨龙横卧凤凰山顶,再现了春秋风采。〃 顺着主人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今人用水泥、石块砌起的仿齐长城,在暮色的山中蜿蜒起伏着。我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所谓的春秋风采,我看到的是一个正在日渐被普及的现代败笔,是对历史的理直气壮的曲解。只有那乱草掩映下的一堆碎石是真实的。它们是齐长城散落了的骨骼,依然带着历史的体温。我的眼前浮现出两个意象:石头的海,石头的墙。天然石海,人造长城,两个意象的强烈反差,让我开始怀疑脚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