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肉回来,除了能吃上大肉,肥肉还熬了猪油煮菜吃,也格外好吃。
这季节大家都忙着照顾庄稼,没有人砍柴,不过乡户人家也不太缺柴烧。毕竟收了庄稼,豆杆,高粱杆,菜籽杆,稻草麦草等,都能当柴烧,大家也不过是在冬天打些粗树枝等好柴,挑到镇子上去卖,换几个油盐钱罢了。
也只有丑姑姐弟两人天天出门打柴,不管是什么枯枝败叶,还是小灌木,还是茅草等,都一个劲的往家里运。反正他俩有驴子这个重要的劳动力,而且驴子每天也要出来吃草。割草等活儿也不算太累了,两人又都是熟练工。干得还蛮起劲的呢。
这天,两人特意走得远了些,顺利寻找到了两个吴猎户留下的套子,捡到两只活蹦乱跳的山鸡。
“哎呀,太好了。要是天天能来捡到就好了。”大弟兴奋的说。
丑姑也抑止不住高兴,嘴里却说:“想得美呢,有这么好的事。不过有两只鸡,我们可以养着慢慢吃,要是能下蛋就好了。”
说到蛋,她开始觉得奇怪了,为何家里没有养些家禽。不说拿出去换银子,就是自己家人吃了也是好的啊。
这个疑问很快就被大弟解答了,“别养着,娘不喜欢。她嫌太吵还脏。”
丑姑叹气,搞了半天,她就说呢,家里为何没有养鸡鸭,猪之类的。搞得连个蛋也没得吃。原来是那妇人不喜欢,不许养。
“听她的呢,现在可不比以前,我往后还会捉些小鸡小鸭回来养,咱们也能吃上蛋。”丑姑不以为然的说。
现在没有人打猎了,以后想改善生活,就得靠养鸡鸭了。而且养的好,也还能为家里增中些收入。反正眼下可是她当家作主的时候了,家里不养些鸡鸭怎么行,就是猪她也想养上一头呢。只怕买不起小猪仔。
不过最后这鸡也还是没养成,被她找姜奶奶拿出去和别人换了五只小鸡仔回来了。有户人家忙过了头,没发现母鸡又在偷偷孵化小鸡仔,等他们发现时,小鸡仔都成形了,所以只能让它们孵化出来了。但是家里已经养了些小鸡,况且现在也觉得过了养小鸡仔的时间,自己也不想养,正好给丑姑。
姜奶奶还找别人要了五个鸡蛋回来了。说这时候的小鸡仔不值钱,得加几个鸡蛋作补。毕竟一只山鸡肯定不止值几文钱。
另一只山鸡,因天气也热了,怕腌着坏掉,她干脆也一锅给炖了,只是加了不少的豆角。又足足炖了一大锅,还给姜奶奶家也端了一大碗过去,当是谢谢她这些日子的照顾了。
“哎哟,难得吃点荤腥还给我们送过来。”姜奶奶嘴里客气着,但还是麻利的接过大海碗。
因为他们家生活也不好,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油水的饭菜,一顿得吃两大海碗。这一碗菜,给他一个人也不够吃,吴猎户不在了,也没人给他弄点肉吃,孩子也得补身子。
丑姑笑了笑,拿着空碗回家了。她不爱欠人家的人情,况且以后说不定还经常有求人家帮忙的时候呢,得把关系搞好点。姜家再怎么着,也比没了吴猎户之的吴家强很多。
姜大牛已经快顶上个壮劳力了,而且姜春花十六岁了,是个正经劳动力。两姐弟都能干活,姜奶奶已经不需要出主力了,他们家的日子是看得见的越过越好。
第5章 相依
接下来的几天,两姐弟疯了似的往山那边走,希望能再捡到些野兔子山鸡什么的。毕竟这一带可是吴猎户的天下,说不定他弄了不少活套和陷阱呢。
可惜的是,他们再也没有遇上这等好事了,不过柴草倒是多打了不少。毕竟越跑得远,柴草就越丰盛了些。直到他们家的院子里堆了大半,丑姑打算歇歇了。因为天气很热了,跑出去就是一天,家里就靠个五岁的孩子在照应着,她也不太放心。
那个娘就是个摆放,还是个会消耗的摆设。五岁的孩子都知道看着五只小鸡仔,她却只知道关在屋子里闲着。丑姑对她的忍耐已经快到极点了。
每天回来,看到五岁的小弟一个人围着几只小鸡仔,很认真的照顾着它们,她就觉得心酸。
小弟还说:“姐姐,是不是小鸡很快就可以长大,生蛋给我们吃了?”
“哈哈,还早着呢,差不多得半年时间呢。”丑姑说。
幸好她是正宗的农村姑娘,虽然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了。当然了,农村里的那些活儿,她其实也是个半罐子水。比如鸡仔,她记得是春天孵化的,到了秋天就又开始下蛋了,鸡最开始下的蛋很小,一年的鸡都称新鸡,养过了年的母鸡才叫老母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