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能将这片谷地完全掌握,乌蟒千余族众的过冬储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采集狩猎等事,交给普通蛮武去做,而在入秋之后,乌蟒二十名中上阶蛮武,也是分作两队。
一队留在寨子里,负责蛮武修练等事务,组织防御,防务凶禽猛兽以及其他部族的突袭;一队则组成更精锐的猎队,进入蟒牙岭深处,专门猎杀那些血肉精纯的凶禽猛兽,到深山野岭寻找灵药异草,以供族中蛮武修练所用。
寨子里一些更小的孩童,则都集中起来修练蛮武、识读蛮文。
陈寻这段时间,也不再天天进山寻找药草,而是每隔三五天才随猎队进一次山,更多时间都留在寨子里修练。
他现在体内气血精纯倍增,修练速度快了许多,正式晋入蛮武第五层,但要将周身骨骸淬练到坚如铁铸的巅峰,还需要一个过程。
而蛮魂修练,在魂海观想大鹏拳势甚易,观想九幽蛮魂还有些勉强,一次观想,就能将体内的气血神华,抽个干净。
逆鳞一击,还真暴烈啊,简直就是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一旦出手,不是敌死,就是己亡。
无论是随猎队进山,还是留在寨子修练蛮武,陈寻除了勤练弓箭外,同时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识读《沧澜杂录》。
云洲文字,虽然与蛮文同源,都是象形表意字符的范畴,但要复杂许多。
陈寻通过修练大鹏秘拳,将云洲文字写就的功诀,通过反推,译成蛮文,实际上更多的只是通过实际演炼拳势,将心念、呼吸、气血、气劲运转等体验,用蛮文写出来,并不是严格的将云洲文字翻译出来。
不过,《沧澜杂录》十卷帛书,第一卷跟《西荒经》所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这实际又为陈寻提供了一部云洲文字与蛮文互译的“字典”。
入秋之后的两三个月,陈寻就是通过反复推敲、比对,硬是将十卷《沧澜杂录》通读了一遍。
只是,宗桑、南獠他们不知道陈寻的辛苦,还以为他逐渐恢复记忆后,自然就认识这些云洲文字了。
第二十七章寒冬苦修
(新一天,还想俺继续厚道的三更吗?请用红票、点击、收藏戳我吧……感谢官风的小红、幽侠、瘦死的马老兄弟们的捧场!)
入秋后,蟒牙岭周遭又连下数日暴雨,野马溪水势暴涨,洪水从山口倒灌进来,将乌蟒石寨北侧的谷地尽数淹没。
但大水未退,刺骨剔髓的寒潮又突然袭来,几乎就在两天之间,近二十里纵深的狭长淹水山谷,就冻得结结实实,覆盖上一层冰盖。
暴雨隔天转为漫天大雪,将蟒牙岭的崇山深谷覆盖成一片雪白。
野马溪冻上之后,北岸黑山诸部过来突袭,就变得异常容易;陈寻也只能暂时放下修练,与宗桑等乌蟒蛮武,顶着风雪一起到野马溪南岸的谷口戒备。
这是陈寻到这方天地,所经历的第四个寒冬,感觉今年的寒潮来得特别早,从谷口灌进来的寒风也格外的刺骨。
他差不多都有蛮武五层巅峰的修为,身裹兽皮、外穿鳞甲,裸露在外的手脚,还是叫刺骨寒风割得生疼,这还才刚刚入冬,都不知道这个寒冬,寨子里又会有多少人熬不过去。
一夜间冻得严严实实的冰盖下,有许多鸟兽的尸体,也有许多溺毙的蛮荒族人,不知道从野马溪上游什么地方被洪水冲过来,在冰盖下露出溺毙前挣扎而绝望的神情。
谷口约六七百米宽,出谷就是野马溪,天然形成的泥坝,早就叫暴涨的洪水冲得支离破碎。
陈寻将重锋矛横在膝盖上,蹲在一块巨石上,看着冰雪下谷口,心想乌蟒要是能组织人手,在这里筑一道六七百米长的石堤,近二十里纵深的峡谷就将成为旱涝难浸的宝地。
虽说乌蟒此时将野马溪南岸数十里方圆内的山岭都据为己有,还能不受限制的进入蟒牙岭深山狩猎,但这些狩猎区绝大多数都是崎岖不平的崇山深谷,仅石寨南面的一小片缓坡跟这座峡谷,是蟒牙岭里难得的山坝平地。
这座峡谷,深近二十里,最窄处的谷口,仅六七百米宽,最宽处也不过三四里,但谷底地形平坦开阔,作为山中难得可用来耕种的平地。
又常年有野马溪的洪水带入大量的肥沃土壤,就显得极奇珍贵了。
陈寻看《沧澜杂录》,才知道沧澜先民早在千年之前,就有部族采集野生谷物在平坡地耕种,而牧养草食禽兽的历史更久。
真要将这座峡谷平坝利用好,乌蟒族人根本就不用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