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打探消息(第1/2 页)
潘阳听到官兵的话,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听到“湖州城附近都不会收留难民”时,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那官爷可知哪里能收难民?”潘阳焦急地问道。
为首的官兵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冷淡:“不知,总之湖州城附近都不会收留难民,你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为好。”
潘阳听了这话,感觉心中一阵无力,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他们好不容易逃到这里,若是官府连他们也不收留,那接下来该往哪里去呢?
最终,潘阳失魂落魄地带着一众村民走出了镇子。村民们同样一脸茫然,杨里正与官兵的对话,他们也都听在耳中。
忍不住,潘阳走到曾正恩身边,愁眉苦脸地问:“曾丫头,我们该怎么办?”
“潘叔,别着急,等我们到凌州城再看看情况。如果凌州城也不收留我们,那我们就继续往南走,总会找到一个地方的。”曾正恩的语气坚定,给人以一丝安慰。
听了曾正恩的话,潘阳心中稍稍安定,队伍继续南下。途经几个镇子,却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各地均不愿收留难民。
村民们的情绪越来越低沉,如果一直没有地方收留他们,他们极有可能真的成为流民。就这样,队伍距离凌州城越来越近,但村民们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曾儿,凌州城那边会收留我们吗?”曾母的声音中带着不安,心里也在打鼓。经历了这么多镇子的拒绝,换做是谁,心中也难免感到焦虑。
曾正恩虽然心里也没底,但为了不让母亲更加担心,她努力保持镇定:“娘,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安定下来的。”她的语气坚定,尽量传递出一丝信心。
不知不觉中,她们从湖州城出发已经二十多天。随着距离凌州城的日渐缩短,村民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这里。
终于,这一天,众人来到了凌州城外。眼前的城门口人来人往,市井的叫卖声隐约传来,仿佛透出一丝生机。村民们心中燃起了希望,似乎看到了一线光明。
潘阳脸上也浮现出一抹微笑,心想这凌州城看起来如此繁华,或许这里的官府会愿意收留他们这些逃荒的难民。他决定亲自去打探一下情况。
“大家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前面问问。”潘阳鼓起勇气,向村民们说道。
潘阳安抚好村民后,便径直朝着城门口守卫的官兵走去。
刚靠近,官兵便将他拦住:“进城的话,每人需交五个铜板。”
潘阳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一阵失落。五个铜板?对于他们六十多户人家而言,进城的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他心里盘算着,这样一来,他们的存粮和银子恐怕就要大大缩水。
无奈之下,潘阳低着头回到了队伍中。村民们见他一脸沮丧,心中不由得一紧。
“村长,官爷怎么说的?”经过一番沉默后,有人终于忍不住询问道。
“进城的话,每人需交五个铜板。”潘阳无奈地说道。
众人一听,脸上的愁苦瞬间加深。一路上他们逃荒,身上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就算只进个城,一户人家也要花上十几个铜板,人口多的家庭更是需要几十个铜板。
大家心中都在盘算着,若官府愿意收留他们还好,若是不愿意,那他们岂不是又要继续南下?
就在众人愁眉苦脸时,曾正恩却直接问出了关键的问题:“潘叔,您有没有问过官爷,官府到底收不收难民?”
潘阳神色一僵,这个问题让他恍若被惊醒。他因听到进城要交钱而大为震惊,竟然忘了问最重要的事。
“曾丫头,我……我一时没想起来。”潘阳有些结巴地说。
曾正恩见他这样,心中一沉,迅速分析道:“潘叔,不如让大家先在城外等着,我一个人先进城打探一下消息!”
她一个人进城,办事显然更加灵活,若是官府不接收难民,村民们也能省下这笔冤枉钱。潘阳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点头同意了曾正恩的提议。
“行,那曾丫头,进城后可要多加小心啊!”潘阳关切地叮嘱道。
“嗯,潘叔,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的。”曾正恩点头回应。
说完,她又去跟父母交代了一番,随后便独自一人走向城门口。交了五个铜板后,曾正恩顺利地踏入了繁华的凌州城。
城内的热闹景象令她目不暇接,川流不息的人潮和叫卖声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繁荣的画面。与青平县相比,这里简直是如同两个世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