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正好默写到菩提老祖在孙悟空头上敲了三下的那一段。如果没记错,从西游记的开篇到这里,起码有一万多字。一万多字,若是用电脑来敲也需要一个多小时。用笔誊录……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毛笔书写是出了名的慢,要写这么多字,也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更难得的是,这个小家伙的记忆力居然这么好。悄悄地看她写了几行字,再同自己脑中所储存的《西游记》原文对照,竟一模一样。
孙淡心中骇然,他在其他人看来也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怪人,其实靠的只不过是储存在脑子里的海量文字资料,实际上,他认为自己的记性也不过是中人之姿,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否则昨天晚上也不可能弄得那么痛苦。
想不到江若影的记忆力强大到这等程度,又回忆起张知县那日在衙门里说过,夏言和张璁在京城同时拿起一本书默看一遍之后就能流利背诵。孙淡不得不感叹世界上真有天才这种东西的存在,江若影是这样的天才,听说孙家二房的少爷孙岳也能过目不忘。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古人,即便是江若影这样的小姑娘。
“你抄这种东西做什么?”孙淡苦笑:“你若想听故事,我随时都可以讲给你听嘛。”
江若影也不抬头,右手运笔如飞,正是一手娟秀的蝇头行书:“听了你的故事,我昨天去藏书楼查了查,没发现书上有记载。这个故事实在好听,我想抄下来反复看。否则以后若想听,还来找你,多麻烦。看你也是个没耐心的人,昨天让你从头说故事的时候,你脸色好难看。”
孙淡苦笑:“我怎么没耐心了,你若想听,随时来找我就是了。”
江若影将手中的笔放下,难得地轻叹一声:“孙淡,若我是个男子,自然随时可以来找你。可我看你也不会永远呆在孙府,一旦读了书,识了字,中了举,自然要志在四方。不像我们女子,一辈子只能呆在一处,头顶只有水井大点天。将来你若中了举,离开山东,我找谁说故事去。还是抓紧时间抄下来稳妥。”
她楞楞地看着窗外,良久没说话。
孙淡看见她脖子后面有一丛细细的绒毛,突然有一种想摸一下的冲动。他笑了笑:“抄吧,抄吧,反正你们女生也不需要参加李先生的月考。等我过段时间学会写字,我来帮你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那敢情好。”江若影又开心起来,“孙淡,你还是快些学会识字吧。依你昨天的情形看来,一天学他个三五百字,十天下来就能写字作文了。说起来,你记性还真是好啊。”
“你不也很厉害,竟然把我说的故事都给记下来,还一字不差。”
“对了,你这个故事真好,我怎么就没听人说过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孙淡也不脸红,大言不惭地说:“我自己编的,前一段时间去庙里上香听和尚们说过玄奘法师的事情,就胡乱编了一个。若你觉得这个故事好,我继续编下去,每天给你讲一段。”
“好厉害,你竟然会编故事了。”江若影道:“我帮你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存在藏书楼里。或许,百年之后,后人会将这本书印出来在坊间发行吧。”
孙淡心中一动:这也是一条财路,如果将《西游记》印刷出来,然后出版发行,以这本书的质量,未必不能捞一大笔稿费。
可只略微一想,孙淡就把这个想法否定了。
首先,他没有本钱,若想自己印书出版,只怕掏不出那笔银子来。再说,这年头可没有版权一说,到时候,只怕《西游记》刚一出现在在市上,立即就会盗版满天飞。自己没卖出去几本,反便宜了不良书商。
说书这事也只能哄江若影这个小丫头开开心,当不得真的。还是认真读书,想办法考中举人要紧。
想到这里,又想到还有许多字要背,孙淡突然有了一丝紧迫感,忙掏出昨晚制好的识字卡片,反复记忆。
正文 第二十八章 考期来临
李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填鸭式教育,成日睡眼惺忪,对学童们也是不管不问。.反正他眼睛里只有那几个有可能考中秀才甚至举人的优等生,至于其他差生,也不会在心上。明朝的科举异常残酷,一百个读书人当中有一个人能中秀才就算不错的了。至于举人,一个县能出一个,已经是轰动全县的大事,更别说进士了。明朝科举分南北榜之后,每届会试,北方各省的进士名额加一起,也只有六十多人。平摊下来,一个府还摊不到一个。
如果没猜错,李梅亭先生在等孙岳这个少年天才病愈。只要孙岳到时候能顺利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