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徐光启颔首捋须,微微笑道:“以夷制夷,小王爷,深明其道啊!
朱由崧奇道:“徐先生,难道你不觉这法子太无耻了点吗?”
“无耻?”徐光启笑道:“这种平衡之策,实际上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曾利用的策略,上溯到春秋战国,这种策略有个叫法叫做纵横捭阖之策,精通这等策略的人,便叫做纵横家,就算是隋唐之时,分割东西突厥,而后有扶植契丹,两宋之时,联金抗辽或是联蒙抗金,不过都是此等策略的发展而已,不过隋唐乱世,两宋腐儒,没有把握好纵横的程度,以至于让外敌强大,以至于两宋灭亡,所以我们大明才采取了,绝不议和的国策。”
朱由崧明白了,这种玩平衡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所谓的英美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首创,自己国家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策略了,不过因为隋唐两宋都没把这种外交政策玩好,反而成了奸佞卖国的工具,使草原民族坐大,于是明朝索性使用强硬的外交策略,杜绝了这种可能。
朱常洵也不禁感叹,原以为这个徐光启不过是一个钦天监正之类的人物,却没想到他对历史掌故,人文地理都如此熟悉,的确是一个大才。不过此时他们说的再好,朱常洵也只能苦笑。
“朝廷是不会允许出卖火器的,那些人动不动便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来搪塞,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
朱由崧笑道:“父王,既然我们能成立矿业公司,难道就不能成立火器和火炮公司吗?只要等这次红利和税金,押解进京,到时候皇爷爷看到了我们的成果,再加上军器监靡费无数,朝廷却还要花重金购买西洋火炮,可见这军器监就是个光吞钱不办事的家伙,要是给我们,凭借我们造出来的钢铁,不但能够造出比军器监好得多的火器,还能给给朝廷利税,那不比军器监好得多?”
朱常洵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此话不错!”
朱常洵认同朱由崧的说法,并不是看到了现代工业的好处,而是看到了他的权势,单是这个联合矿业公司,现在他手下便有上数挖矿工人,八座钢壳高炉,五十八座改造过的小高炉,三座炼钢平炉,五个大型回转水泥窑,十个耐火砖窑,还有因为一时让石英砂进入耐火砖窑,不小心弄出来的玻璃,这些产业让他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有一百五十多万两白银的利润,有了这些钱,他就能够对朝廷施加自己的影响,如果没有自己配合,那些朝臣想做点事情都找不到财源。
如果再掌控一个火器公司,那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就更多了,而且还是火器公司,自己甚至能够将手伸到军中,拉拢一部分军官,到时候恐怕即便是东林党反对,自己这储君之位,也能够争一争。
想法是好的,能不能贯彻就是另一码事了,不过自己在临近过年之时,将那些税金和红利押解进京,到时候再跟父皇说上一说,父皇肯定是不会反对的,方从哲也是可以通过各种条件交换来获得他的认同,毕竟方从哲是皇帝帮他拉到他这一边的大臣,如果自己能够登基,也算是托孤之臣。
当然最关键的是,自己拥有铸炮的权力,去不去揽军权,并不会受到父皇的忌讳,这件事十有**能成。
朱常洵思索半刻,便对颜思齐说道:“颜壮士,这‘颜壮士’之称,太过见外,不知颜老弟,可有表字?”
颜思齐自然明白这是王爷在拉拢他,不过有一个藩王给他撑腰,就算是在日本也能挺直腰杆,他连忙说道:“王爷,草民草字振泉!”
“振泉,这次贸易主要还是以铁器和钢材为主,既然日本人有铸炮之术,他们有了这些钢铁,再加上水泥修筑堡垒,想必也能够支撑下去,等我们跟当今我父皇并告之后,再行火器贸易,你看如何?”
颜思齐笑道:“王爷所示,在下自然无有不允!”
朱常洵不禁哈哈大笑说道:“振泉,我与你一见如故,这次一定要不醉不归,来人,开席,我要与振泉老弟,畅饮一番!”
颜思齐他们这些常年走海路的人,对酒自然是十分渴望的,虽然他们尝过日本清酒、西洋白兰地,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大明的白酒黄酒和米酒。
这一次谈判是圆满成功,各取所需,因着这种愉快的氛围,在加上酒精的衬托,自然也是宾主尽欢,几人的友谊也在酒精和利益的双重作用之下,增长了一大块。
酒后,就连一直很冷静的陈衷纪,也打着舌头,不住地夸赞福王爷豪气、??快,够义气。
这两帮人的合作,造成了日本持续数百年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