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页)
国家君主,拥有特赦权力,每年只有三个名额,此外皇族藩王继承人必须通过军校考核并且在军中服役,如果不能通过考核,则无权力继承王位和爵位。皇帝不直接参与政务,而任命内阁,由内阁负责政务,本着精简的原则,内阁大臣由首辅和各部官员组成,由皇帝任命,直接对皇帝负责,而议会有监督审核内阁决策的权力。司法权由皇帝赋予大理寺执行,而都察院则有监督执法权力,大理寺卿与内阁首辅品级相当,内阁无权干涉司法权力。国民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拥有受教育权利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不过根据权利义务法则,也有服兵役纳税等义务。帝**队为募兵制,分为正规军和卫戍部队,正规军的责任是平定叛乱、对外战争,而卫戍部队的责任则是负责小规模的叛乱和地方治安,其中正规军军费由国库承担,而卫戍部队军费则由地方政府承担,正规军又分为大明皇家海军和大明皇家陆军,由枢密院负责统领调动,枢密院直接向皇帝负责,可执行内阁决议,不对议会负责,此外因为国家新添的南洋、辽东、科尔沁草原以及奴儿干都司也已经重新写入了宪法当中,其中明确规定了,这些土地都是我大明国土。”
朱由崧点了点头,对于这部宪法,虽然感觉上有些乱,甚至将一些礼仪风俗文化道德都写进了宪法当中,也没有什么二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法则,不过这的确是一部适合大明的宪法。最关键的是,皇帝不直接参与政务,不做事就不会有错,名义上皇帝并没有失去任何权力,实际上大明朝的权力机构内阁已经架空了皇帝的内政权力,而枢密院机构成熟之后,离开了皇帝也能够正常运行,不过现在枢密院却还是朱由崧的掌中之物。
另外一个改动就是官员的选拔,官员选拔则有了进士出身和学士出身两种,进士出身是科举制度的结果,而学士出身实际上就是国子监的监生出身,原本明朝的监生就有担任官职的资格,只是因为大肆扩招,让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管理不严格,出来的监生良莠不齐,监生这条路自然就没落了,而现在皇帝和内阁改进了南北两京国子监并且赋予某几所大学授予学士资格的权力,从这几所大学通过毕业考核的学生则拥有了学士出身,可以担任官职,现在除了国子监之外唯一有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
第四章 东瀛来朝
无论是进士出身还是学士出身,实际上都是以学问选聘官员,至于直选在大明只有直选议员却没有直选官员,这也是为什么内阁不需要向议会负责,而议会也只有监督权力,却没有统属权力。
实际上现在废黜科举,执行什么直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那样的内阁和议会在第一阶段只会成为阔佬的俱乐部,而这些人上位之后,就会通过各种手段维护他们这个阶层的利益,抵制那些下位者登上高位,而明朝极度完善的科举制度,却让贫寒学子也有出头之日,内阁却仍然有一部分出身贫寒的人,可以为底层的民众说话。
朱由崧对于科举并没有任何歧视,就算是现代想要当官也不过是两条路而已,第一条路是祖荫世袭,第二条路则是考公务员,而明朝的科举却没有世袭这种说法,要是你学问不够,就算是皇子皇孙也别想进入进士行列当中,可以说明朝的科举是极其完善并且相对公平的,至少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要公平得多。
科举制度并没有改动的必要,真正需要改动的是那些考核的内容,四书五经虽然保证了公平,却缺少了对人员实务的考察,当然这些都不过是一些细节,在宪法当中只是有了大略的提及。
大明朝新皇登基在永乐之后,基本上都是在北京进行,然而这次无论是老皇帝还是新皇帝都没有北上的打算,这让内阁有些担忧,毕竟在南京同样有一个六部,虽然没有内阁,不过六部却人员齐备,那些人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如果皇帝愿意,随时可以抛开他们重新建立一个内阁。
直到大明宪律草案通过,方从哲刘一燝他们才算是放下心来,原本大明就是三京制,其中中都凤阳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皇家列祖列宗的所在之地,不过南北两京却都有个自己的六部官衙,不过按照宪律所言,皇帝将不干涉内阁政务,那么就是说即使皇帝不在,他们仍然能够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没有了皇权的掣肘,或许他们做起事情来会更加顺畅。
金黄色的朝阳当中,一艘冒着白烟的蒸汽船在东海当中以帆船不曾有过的速度飞驰,看那轮船上的标志,地球形状上一只蓝色巨鲸正在游弋,那是江南船运公司的得意之作“蓝鲸号”,因为大明皇家海军的强势,让南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