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页)
、商人所困的关键,严明劝勤惩懒,取缔赌馆、烟馆、乩坛和暗娼,并设置劝农台,亲自宣讲农政水利,使杭州一带面貌很快得以改变。当地百姓后来还为他修建生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873年,同治十二年(4)
但是,这桩冤案发生,使杨昌濬的官声大受影响。
余杭县一家豆腐店里,有个名叫葛品莲的伙计,娶了毕秀姑为妻。毕秀姑生得白净娟秀,街坊们给她取了个绰号,称她为“小白菜”。
小白菜嫁给葛品连以后,由于长得靓,丈夫老是担心她红杏出墙,落下了疑神疑鬼的心病。他家隔壁住着一位举人公子,名叫杨乃武。葛品莲见杨公子一表人才,非常担心妻子看上他,两人勾搭成奸。他常跟母亲谈起这件事,请求母亲把俊俏的媳妇看紧一点。
有一天,葛品莲患急病身亡,他母亲喻氏怀疑毕秀姑与杨乃武通奸,谋杀了亲夫,请人写了一张状纸,把毕秀姑与杨乃武告到县衙。
杨乃武性情耿直,平日看到地方上不平之事,总是好管多说,爱找官府的麻烦,因此得罪了知县刘锡彤,被视为眼中钉。
刘锡彤接到报案以后,见毕秀姑生得美貌,而杨乃武又是自己的对头,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早就听到过有关被告的风言风语,心里有了成见,便给杨乃武定了个“夺妇谋夫”的罪名。杨乃武和小白菜自然不肯认罪。无奈酷刑逼供,屈打成招。“小白菜”被县官认定“谋杀亲夫”,判处凌迟处死。杨乃武的罪名是“通奸杀人”,判处斩首示众。
好在此案还要复审,必须上报杭州知府审核。不料知府维持原判,上报浙江按察使署。省级官府草率从事,维持原判,上报刑部。
在这个关键时刻,杨乃武的亲属几次进京上访,江浙朝野人士同声支援,惊动了慈禧太后。清廷将此案下发给浙江巡抚杨昌濬,令他会同有关衙门,亲自审理。清廷还不放心,又派出以清正而闻名的刑部胡侍郎,作为督察员,前往案发现场,进行调查,提审犯罪嫌疑人。
最后,杨昌濬将人犯、案卷和尸棺押解到北京,由刑部等衙门三堂会审。
杨昌濬为了维护湘军集团在浙江的地位,不愿让这桩冤案昭白,铸成了一生中的大错,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昏官的帽子。
其实杨昌濬并不是一名贪官,甚至也谈不上昏庸。除了在这个案子中的表现,他可谓一名清廉干练的官员,而且有良好的品行操守。
这个湘乡人出身贫困,七岁时因聪明好学,得到免费进入蒙馆的奖学,十三岁接受同乡刘蓉的劝告,游学于罗泽南门下,后以童生考中秀才。
杨昌濬年幼时,父亲为他抱养了一个姓陈的女孩做童养媳。他中秀才后,亲戚们怂恿他的母亲退婚,他坚决地加以制止,此后与陈氏恩爱一生。
他在1852年跟随罗泽南团练乡勇,第二年随湘军转战湖南、湖北和江西。从1860年起,随左宗棠到江西和浙江镇压太平军,历任知县、知府、盐运使、按察使和布政使,从1869年开始代理浙江巡抚。他在清末算得上一个循吏名宦,他的言行风貌,颇多供人观采启迪。
杨昌濬秉性随和,凡事都爱息事宁人。为了袒护下属,他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审理中,专横跋扈,无视舆论,一意维持州县的原判,成了一个昏官的典型形象。这场官司也因此而一时无法结案。
春天,席宝田镇压了贵州的苗民起义军,军事行动结束。湖南边境没有需要防守的地方,然而水陆湘军并没有解散。省城城守,悬火打梆,好像是防备起义军杀来。如此持续了几年。
1874年,同治十三年(1)
377
左宗棠没有进入新疆,坐镇甘肃,淘汰陕西和甘肃的驻防军,将营改为旗,以节约粮饷。他下令成立甘肃织呢总局和甘肃制造局,以及兰州火药局等机构,为后世发展西部工业打下了基础。
这时日本人侵犯澎湖列岛,李鸿章上奏,请调驻扎陕西的刘铭传所部赶赴山东,计划渡海增援台湾。
左宗棠担心陕西邠州和乾州兵力空虚,要求穆图善从泾州的驻军中拨出五个营,接手乾州的防务。
对于海上的侵略者而言,到这时为止,清军多少有了一些威慑力量。福州船政局到这年2月为止,经过近八年运作,造出了十五艘轮船。从这时起,日意格等人及几十名法国籍工匠,按照合同的规定,全部从船厂撤走,厂务和技术,都由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接管。“新造诸船,俱用华人驾驶。”
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