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十数合秒杀,尤以三场战绩最为经典,分别是挑风林、杀陶荣与败丘引,这三人皆为道德之士,各有异术在身,然都尽负于凡人天祥之手。书中黄天祥的枪法,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迅捷严密,不放半点空隙,全不给左道之士有任何施展法术的机会。张桂芳与其大战三十余合,而未用呼名落马妖术,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黄天祥虽非仙人,却具备仙人的跟性,先下手为强意识十分到位。然而封神演义毕竟是神话小说,重头戏还是法术对战,无敌猛将再勇悍,最终还是不敌左道,三战丘引时,终于因大意轻敌,着了妖术的道,失利被擒,最终英勇就义,又一次实践了“自古名将如美女,不许人间见白头”的可怕惯例。
最后引用黄飞虎思子诗做结语: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几番未灭强梁寇,左术擒儿年少亡。(感觉老黄终究是个武人,感情虽真,但诗实是写得普通)
总点评:法力C武艺S+跟性A气运B无特技
第二章:三山五岳有异人
有关纯粹武将的评论告一段落;自本章始;法术点评开始华丽登场;此后参与点评之人物;皆选择身怀法宝、异术的道德之士。
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武将对战,大都符合冷兵器时代白刃战的客观规律,完全靠实力主宰胜负,能力弱的绝无可能战胜能力强的,一个武将只要力量强、武技好,无论再怎么头脑简单,照样可以是不败的战神。典型的例子如三国里的吕布、隋唐中的李元霸、还有残唐五代中的李存孝。这些人取得横扫千军、天下无敌的战绩,基本都靠绝对力量,无视任何策略战术。封神演义中凡人武将间的对战,也同样遵守这个普遍规律。
然而神仙间的对战便不同了,这种战斗不再适用冷兵器白刃战的规率,却与热兵器时代的枪炮战规则很是接近,虽然仍以实力为左右胜负的根本,但战术、策略同样开始影响胜负的走向。战术、策略用的好,完全有机会创造出以弱胜强的战绩来。尤其是先下手为强、针对性战术等极端手段,在神仙对战里意义更是重大。
封神大战虽有众圣事先安排好封神榜,这份尚算优厚的人寿保险(对于凡人来讲,封神榜上标姓名反而是一种奖励),但真正的道德之士还是无人愿意上那封神榜的。神与仙有区别,仙为自由之身,可以闲游三山五岳,上天入地无所束缚,随意炼丹喝酒,有空时候也可以练练双修(比如百败金仙黄龙真人,人家就住麻姑洞),做人最是逍遥自在;但神就属于天帝部下的公务员,寄人篱下,受人约束,诸多规则缠身,不得自由,不可随意下凡,连和凡人通婚都受限制,违反天规没准会遭遇压到大山底下、打入轮回做猪或日日宝剑穿心等可悲下场。所以,但凡修成长生之道、已经脱出生死轮回的仙人,都对上封神榜没什么兴趣。
前面俺已经说过了修仙是一种竞争,因为资源有限,仙人个个都长生不老,如果不进行优胜劣汰,适当减产,长而久之,地主家也会没余粮的。缘于此,神仙杀劫就应运而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几位神仙领袖教主圣人安排一场团体PK赛,让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炼气士一齐参加进来,各凭本事进行PK,以淘汰掉一部分跟性浅薄、生存能力低下的准仙人,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黄帝逐鹿战蚩尤、大禹治水定九州、成汤起兵灭夏桀都可能属于神仙杀劫的范畴。
商周跟替的神仙杀劫,经过三清教主三商议定,推选出阐教昆仑十二仙担任本次杀劫的主要郐子手,承担起杀人放火的历史使命。此便是前面所谓的昆仑十二仙犯了杀戒。
但这个郐子手却绝不好做,昆仑十二仙虽然跟性不错、头脑灵活,手段也还算狠辣,但本身实力却很是有限,如果他们的师傅,不是天字第一号护短人,玉清圣人元始天尊的话,原本很可能出现杀人不成反被杀的结果。对于这些问题,俺将在第三章阐截精英较高低时候继续详细讨论。本章俺点评的主要对象为
阐截二教之外的无派别散仙人士,同时包含妖族。(这些人属于封神大杀劫中真正的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圣人后台;基本属于任人宰割的位置;生存全凭借个人气运)
本章参与点评者详细名单:郑伦、妲己、张桂芳、魔家四将、萧升曹宝、邓婵玉、龙吉公主、羽翼仙、高继能、陈奇、法戒、龙安吉、余德、卞吉、张奎、高兰英、梅山六怪、高明高觉
郑伦:哼哈二将之一,西昆仑度厄真人弟子,鼻窍中有二气,能吸人魂魄;凡与将对敌,逢之即擒。部下还有三千乌鸦兵,专备挠钩飞索,擅长阵前拿人。原为冀州侯苏护帐下武将,随同苏护一齐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