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哎呀,竟然是这样的东西。要不咱今晚试试吧。”也有看的含羞带怯,还要遮遮掩掩的瞅上几眼的小年轻。
“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哼!”批判着看的认真的,更是不知凡几。
“你说谁道貌岸然,你全家都道貌岸然!”也有以为被揭破了心思不乐意的道学先生。
总之现场在短暂的震惊以至于寂静一片后,接着就变的沸反盈天了,各种吵嚷声,议论声,批评声汇聚成了洪流,不断的轰炸着所有人的耳膜,以至于大家说话渐渐都要用喊的。
原本还在夸赞这宝塔寺是神佛眷顾之地的那些人,早就调转了话头,开始声讨起这里是污秽之地。
这些樱花秋季开花,原来不是什么赐福,而是警示!
肯定是神佛都看不下去这宝塔寺里藏污纳垢,所以才用这样一种方式故意当众告知所有人,对于这样的地方,大家就应该一起批判它才对。
可以说原本赞颂的最为虔诚的那些人,现在也是声讨的最为猛烈的一批,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愚弄了,成了众人们面前的傻子,这时候自然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维护下自己的形象。
而这样的声讨太过热烈了,人流渐渐又有了聚集的趋势,眼瞅着只要有个人发一声喊,就要开始冲击这佛寺了。
好在最后关头眼见着情势不对,有权贵的护卫和官差一起努力维持着秩序,慢慢的把这些人都驱散了出去。
他们也不敢不出手啊,利用一点小小的便利,他们可是当先挤进了宝塔寺里,得以近距离观看这些神异的樱花。
这时候真个让人群冲击进来,他们搞不好会被愤怒的人群活活踩死。
这些人可都是从隋末乱世一路走过来的,亲眼见证过的暴民,和揭竿而起的事情就不知凡几,很明白这样的事情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也知道盲从之下的人们,往往是没有理智的。
而他们即便被弄死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法不责众啊,又不是真个造反了,皇帝也不可能下令把这些民众全杀掉,给他们这些人陪葬吧。
说个不好听的,李世民还巴不得这长安城里少点勋贵呢,到时候会不会暗地里叫好都说不定。
他们也不敢赌这些民众的自制力,还是早早开始维持秩序比较好。
虽然算是让宝塔寺涉险度过了这一关,可随着这些亲眼目睹了那不堪的一幕的游人回到各自的地方,关于宝塔寺的舆论风暴,慢慢的也开始酝酿了起来。
这一次风头当然倒了过来,一边倒的全都是对他们的骂声了,甚至有较真的,或者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主,跑到了各地的衙门里去报告这样的事。
话里当然少不了添上些自己的猜测,比如宝塔寺的僧人私底下**掳掠无恶不作啊什么的。
也确实有一些曾经受到过宝塔寺的盘剥或是欺凌,只是害怕他们势大,一直不敢声张的苦主,看到风头变了,这时候也跑出来把自己的可怜经历给告了官。
这些舆论只是剥去了宝塔寺头上原本的那一层光环,也让一些人敢于去捋一捋这原本碰不得的虎须,算是形成了墙倒众人推之势。
可真正给了宝塔寺致命一击的,却是出了名的反佛斗士傅奕的一封谏疏。
第八十二章 寺在人在,寺亡你去死
这傅奕是何许人呢?这位精通天文历法,本职工作是大唐的太史令,可他更为被众人所知的,还是他一辈子反佛的累累事迹,力斗高僧还有智破佛齿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还是墓志铭的创始人。
这位老爷子生性豪达,有一次醉酒后卧倒在床,他蓦然坐起说:“吾其死矣!”遂为自己作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至此方有墓志一说。
当然也有《广弘明集》中把这位描写成了一个贪财好色,反复无常的小人。
可再看这集子的作者是位“高僧”,记载的又都是与佛门有关的故事,就不难明白人家为什么会这么写了。
屁股都歪到哪去了,还不允许人家靠笔杆子编排下对头吗。
哪怕到了后世,这位在佛门弟子眼中,也是该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的主。
纵观这位老爷子的一生,那当真是战斗的一生。
不过这位之前的几次上书,打击面太广了点,牵扯的利益太大了,即便是当皇帝的都不好直接同意,又少不了一些亲近佛门的大佬帮忙说项,所以才一直没能成功,也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而宝塔寺的这个祥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