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页)
,如果现在停下的话,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重新开始。如果两件事一起做,又势必会怠慢了孙策的贵客。虽然老头儿不见得会怪她,别人看了也会觉得不像话。所以她在犹豫。
老头儿接下来又说:“老夫不单是想叙旧,还想看看夫人最近搞得玩意儿……是叫做‘纸’吗?那是做什么用的?”
提起这个,白毓立刻口若悬河地讲了起来:
“说到这纸,用处可大了!它产量大,轻便,造价低廉!如果我成功了,原来要放一库房的书,只需要一个书架就可以了。而且用纸做成的书籍,比竹简做的更容易保存。竹简上的牛筋折来折去的太容易断裂了。纸书就不一样,只用棉线固定好,凭借本身的柔软就可以翻阅,根本不用拆开来阅读。信使也能带更多的书信。最重要的是文章不必为了节省木简而写得那么晦涩难懂了……”
其实大家都是见识过纸张好处的人,当初也没有人反对我的研究。只是时间拖得太久,不免都有些泄气,所以只有老国主一人听得津津有味。
对此感到最无奈的一个一定是白毓,她说着说着开始变成了抱怨:“……这东西太薄了不韧,韧了又不吸水。不能烤太干太快,否则会皱会焦;不能日晒,否则会变色;不能受潮,否则会变形……只能平铺,不能斜放,也很影响效率。不过现在考虑这个太早了。”
白毓说到后来,不知叹了多少次气。
老头儿听了以后,居然半天没说话。孙策一家人是第一次听白毓抱怨这些,顿时一群武夫开始大眼瞪小眼,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时房间里很静。
孙策轻声说:“要不还是算了吧。太辛苦。”
邱旌说:“如果老国主也有兴趣的话,不如我们跟夫人一起试试?”
老头:好啊!
白毓:好啊
孙策看了邱旌一眼,发现邱旌也在看自己。两个人相对一笑,之后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老头倒是来了兴致,马上就要去那个小破窑。
所以说,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人心齐力量才大。邱旌去了立刻发现白毓的浆因为重复利用次数太多已经过于细碎,认为纸浆中的纤维一定要够长才能保证韧性,立刻搞了一堆新麻回来。老头儿充分利用山里人的优势,帮白毓造出了专门用来抹平纸浆的工具。这次烤出的纸够薄了,也够韧了,就是……
“又是皱皱巴巴的不能用!”白毓绝望地把手中的纸揉成一团。扔进了石臼。
邱旌默默地准备新浆。老头盘腿坐下,想了半天。
“我们用两张竹排把纸浆夹起来怎么样?这样就不会皱了。”
白毓没精打采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