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展至成熟阶段,区际竞争渐趋激烈;工业区仍保持比较区位成本优势且对其它区域而言处于主导地位;区域内企业在区外设立分厂,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被输往区外,区内生产要素输出量大。
第三阶段为老年阶段。处于老年阶段的工业区,其原有的成本优势丧失殆尽;市场明显转移;厂房与机器过时,税收剧增,土地的过度使用造成拥挤现象;技术和管理人才外流;原有新兴产业沦为衰退产业。处于老年阶段的工业区若不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并再创新,则会丧失活力演变成萧条区。
汤普森所指的工业区实质上是产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城市,他以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包括美国东北部的康涅狄克州、缅因州、马赛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罗德岛州和佛蒙特州)为例,剖析了该地区从年轻到年老的演变发展过程。工业区生命周期理论还阐释了区域主导产业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走向,为产业梯度推移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如此,该理论从某种意义而言只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传播现象的一种归纳分析,并不能证明任何工业区都严格遵循这种发展秩序。步入老年期的工业区还可通过再创新而返老还童,从而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循环。
2。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基尔伯特(Gilbert,1939)提出。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6)基于旅游地对艺术家和诗人吸引力的视角,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发掘、增长和衰退3个阶段。普洛格(Piog,1973)和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1978)在克里斯塔勒的基础上将旅游者类型细分为探险型、中间型和保守型3类,增加了阶段划分的可操作性。多克斯(Doxey,1975)根据旅游者数量及〃愤怒指数〃将旅游地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欣喜、冷漠、恼怒和对抗4个阶段。目前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lter,1980)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35
巴特勒以游客量为切入点,从营销和规划角度,根据旅游需求、供给、分销和竞争者状况等特征,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见图3。7),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见表3。8)。
图3。7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表3。8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阶段
基 本 特 征
探索阶段
零散游客;旅游地保持原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参与阶段
游客人数增多;简便的接待设施;本地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调整生活方式
发展阶段
成熟的旅游市场形成;外来投资激增;服务基础设施规模大、效果好;旅游地自然面貌改变显著
巩固阶段
游客增长率下降;总游客量继续增加、超过常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停滞阶段
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出;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出现
衰退/复苏阶段
存在5种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保继纲、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6…108。
(1)探索阶段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此阶段仅有少量旅游者(环境爱好者或探险者),他们被旅游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吸引;旅游地缺少专设的接待设施,与旅游相关的供给厂商很少,不存在分销渠道,也不涉及旅游地的发展战略问题。
(2)参与阶段的游客量逐渐增加,新增旅游者希望保持当地自然的感觉,并享受好的饭店、餐馆服务和娱乐设施;旅游地开始出现季节性特征,为此地方政府需着重强化促销活动、扩展分销渠道、改善交通条件,使潜在旅游者获得有关旅游地产品的信息,以增加旅游者的购买率。
(3)发展阶段的游客量显著增长,在旺季甚至超过当地居民数,但其消费能力有所下降;旅游地的商业化气息加重,外来投资者进入旅游地;市场竞争出现;旅游地的自然面貌有较显著的改变。
(4)巩固阶段的游客量增速开始下降但人数仍在增长;外来投资者对供给的控制进一步增强;分销渠道广泛;旅游地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