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的基本真相,他一再思考种种特定技艺。于是,在《理想国》第一卷里,他想表明对优秀工匠的检验并不在于是否有能耐赚取许多钱财,而在于是否有益于完善技艺施予的对象:优秀的医生能使患者康复痊愈,优秀的船长能够安全导航,优秀的盖房人能够建造出好房子,等等。这些人赚取多少钱财与他们技艺的优秀与否毫无关联,那只是告诉我们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技艺进行赚钱而已(Rep1346a…e)。
亚里士多德指出,苏格拉底方法中有两个程序彼此密切相关。从特殊例证中归纳出一般真相是对发展普遍性定义做出的一项贡献,尽管此项贡献在这些对话中从来都不完整,也从未得出一个没有异议的定义。在一种德性的普遍性定义缺场时,基本真相便可用来协助处理左右为难的实际案例,或者用来评价有关德性属性的初步假设。于是,在《理想国》里,归纳法用来表明一位优秀的统治者是一位有益于自己臣民的人,因此,正义并非(诚如这部对话中的人物之一所认为的那样)单指任何有利于当权者的东西。
在讨论德性的早期对话里,虽然苏格拉底自称自己无知,但依然提出一些有关知识和德性的论点。在本书后面关于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章节里,我们将对这些论点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聚集在“德性是否可教”这一疑问上的相关问题。因为,如果德性是认识,那么,它肯定是可教的;然而,难以确定谁是成功的德性教师。
不管怎样,当时的雅典不乏这类自称具有相关专长之人,那些智者就属此类。在柏拉图写作生涯的早期结束阶段与中期开始阶段之间,我们发现有一系列对话是以重要智者希庇亚、高尔吉亚和普罗泰戈拉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对话讨论的是德性可教的问题,揭露的是智者伪装掌握德性可教之秘诀的种种做法。就德性是一种可习技艺的观点,《小希庇亚篇》(HippiasMinor)阐述了其难度所在。一位因为无知而出岔的工匠,不如一位有意犯错的工匠;如此说来,德性若是技艺的话,那么,有意犯罪的人就比因无知而犯罪的人更有德性了(376b)。《高尔吉亚篇》争论说,修辞术作为智者箭囊中的主要利器,是不能制造出真正德性的。《普罗泰戈拉篇》似乎提出这样的建议——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讽刺性的——德性委实可以教授,因为德性是计算个人行动结果中快感与痛感之比例大小的艺术。
正文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43 本章字数:1002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
无论这是否是苏格拉底对德性可教的最后说法,读过这些对话的人很快就会发现,《美诺篇》与《斐多篇》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与关于善恶的知识同一,在现世生活中是不能被教授的:德性只能通过回忆另一个更好的世界得以恢复。这里表述的并非是关于德性的特定论点,而是关于知识的基本论点。《美诺篇》里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出身奴隶的男孩,虽然从未有人向他传授过几何学,但通过适宜的提问,可以使他回忆起重要的几何学真理(82b…86a)。《斐多篇》里有这样的争论: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大小几乎相等的东西,但我们从未见过一对大小绝对相等的东西。因此,绝对相等的观念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得自先前的生活。绝对的善与绝对的美等观念也是如此(74b…75b)。
因此,《美诺篇》与《斐多篇》提出两种学说——理念论和回忆说(thethesisofrecollection)。学者普遍认为,这两种学说属于柏拉图自己,而非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两个学说导致了“分离”,即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定义与我们日常世界经验实体之间的分离。
在《斐多篇》里,柏拉图描述了苏格拉底狱中生活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的朋友克里托(Crito)(有一篇对话以他命名)未能说服对方采纳越狱出逃的计划。苏格拉底拒绝接受这一建议,说他自己非常感激雅典法律,在这些法律的保护下他出生、成长和怡然自得地生活,他现在不能违背公约,逃之夭夭(51d…54c)。从德罗斯圣岛驶来的那条船标志着执行宗教判决的最后时刻,苏格拉底视死如归,借此机会向前来探狱的朋友高谈阔论灵魂不朽。在这场讨论行将结束时,苏格拉底讲述了一系列神话故事,描述了灵魂复活之后在冥界的旅行情况。
克里托问苏格拉底对他的葬礼有何吩咐;苏格拉底告诉他所埋葬的只是肉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