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成此良传,则先生风规不泯,足以告慰于当世与来者,岂非至幸。
我识先生晚,不足以知其万一,草草为文,莫能委曲,粗陋之笔,有余愧焉。然而中华文化所孕育之高流名士,应存典型,昭示于寰宇,故我序之,又非徒念私谊,而所怀者多且远矣。
周汝昌
辛未中元前挥汗写记于庙红轩
。 想看书来
“重瞳乡人” 贵胄门第(1)
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滂沱大雨,本来明朗的天空,瞬间变成了昏黑的夜幕。碗大的冰雹,像一颗颗呼啸而来的重型炮弹,无情地袭击着项城的村庄、树木、良田……冰雹砸在地上足有一尺多深,人畜一时躲避不及,多被击伤、砸死,凄凉景象,令人惨不忍睹。这便是18世纪70年代末年的河南项城。历史上罕见的冰雹灾害就在这里发生。
转年春天,斗粮千钱,灾民逃荒四野,卖儿鬻女者无数。老百姓度日如年,饱受岁月煎熬。尽管过了一年又一年,眼巴巴地盼来了一个春天又一个春天,然而,连年灾害,人们如堕烟海,如陷深渊。
项城东西宽约35公里,南北长55公里,地势低洼,东南尤甚。颖河从境内穿流而过,注入淮河,向称“泽国”。18世纪末叶,项城一带瘟疫流行。黄河决堤,洪水直达周口入颍河。颍河南岸河堤将崩,项城义行人张海晏、监生杨崇德率众奋力补筑薄堤,加固险段,日夜防守,终保无患。
戊戌(1898年)春节。项城阎楼富豪大族张家,老小喜着新装,燃鞭放炮,接神祭祖,焚香叩头。全家无不沉浸在愉悦、祥和的节日气氛里。张家大院大门框上贴着醒目的春联,上联为“国兴家兴,三阳开泰”,下联为“山好水好,六合同春”。这是张家老爷嘱人专门书写的。张家老爷选择此联,除了庆贺新春佳节外,还有一层不易言传的含义,即二儿媳怀孕在身,眼看着就要临盆。他盼望二儿媳妇能为他生个孙子,并借“三阳开泰”之吉言,从此带来“家兴”、“族旺”。
光阴似箭,一晃过了元宵佳节。老爷次子张锦芳(字■庵)不时地窥视夫人笨拙的身躯,见仍不曾有什么动静,几欲问之,却难以启齿。正月十六,项城历来有逛城的习俗,尤其是妇女们。老婆常说“逛逛城,不腰疼”。■庵夫人在佣人的陪伴下,也闲逛了一圈,回来便一头扎到坑上,一动也不想动了。
正月二十二,张家大院里传出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乡邑邻里无不疑惑:春节刚过,张家为何又燃起了鞭炮?一个消息灵通的媳妇快嘴快舌地说:“喜事,喜事!张家二房添了小少爷啦!”
这位小少爷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张伯驹。小伯驹来到这个大千世界时,家中已十分富有,不过,曾祖时生活还是很贫困的。小伯驹的出生,不仅给张家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也为张氏家族的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带来了希望。小伯驹无疑成了张家的宠儿。张锦芳弟兄二人,其兄张镇芳,字馨庵,进士,在清朝累官长芦盐运使,署理直隶总督。馨庵“为清朝宰相状元孙家鼐之门生”。① 孙家鼐为寿州人,是清代同治皇帝载淳和光绪皇帝载湉的老师,故有联贺曰:“寿州相国寿者相,天子师傅天下师。”馨庵是经过名师点化的。他虽已有妻室多载,惜膝下无子。■庵喜得长子,立即将佳音通知了远在天津任职的哥哥。镇芳喜出望外,一厢复信汇款志贺,一厢设宴,相邀佳宾,喜讯不胫而走,一时成为张家亲朋至友间流传的快事。
伯驹出生以后,由乳母哺养。乳母精心护理,喂奶、饮水、睡眠,备极讲究。气候冷暖,增减衣服,无不细致入微。乳母每日将小伯驹抱至双亲面前,双亲欢喜之余,又常常面带愁容。原来小伯驹生来面黄肌瘦,又经常发病。怎样使这株独苗苗健壮起来,成了张家人的一块心病。■庵只得嘱咐佣人不惜重金,延请名医,精心调治,然均无明显效果。
一日,夫人对丈夫说:“孩儿多病,如遇酬神演戏,当为小儿开开脸,也可消灾延寿啊!”“这倒合吾邑乡俗,安排吧!”■庵顺口答道。
不久,项城阎楼果然酬神演戏。■庵夫人将此事交付伯驹乳母,并千叮咛万嘱咐:“要倍加小心,可不要吓着小少爷。”乳母小心翼翼,抱着三岁多的小伯驹,来到了戏场后台。戏班班主闻听是豪富张锦芳的小少爷前来开脸,便立即嘱人好生伺候。一老生欣然命笔,顷刻,将小伯驹蜡黄白晳的面庞涂成红色,脸上还飞舞着小龙,眉毛涂为白色;并告之,开的脸是赵匡胤皇帝的脸儿。乳母谢过班主,抱着小伯驹从后台缓缓地走了出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