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就这样,朝鲜被人为分成了两半,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的命运就在这两个从未去过朝鲜的美国参谋手里改变了。他们仅仅用了30分钟的时间,就让南北朝鲜骨肉分离了50多年!
第二天,腊斯克的方案很快在三部协调委员会上通过。并得到哈里·杜鲁门总统的批准。关键的问题是苏联能否接受这条由美国人划定的分界线?
使美国感到意外的是,一贯善于讨价还价的斯大林没有对这条线表示异议。于是,一条没有任何政治、军事含义的纬度线竟变成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分裂朝鲜的三八线就这样定下来了。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立即发出关于受降的总字第1号命令,其中确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命令朝鲜地域的日军在三八线以北者向苏军投降,在三八线以南者向美军投降。斯大林此时曾提出,把北海道北半部包括在苏联军队受降的区域内,遭到了杜鲁门的断然拒绝。
几乎在同时,苏军仍马不停蹄地向朝鲜北部进发,于22日占领平壤,23日南下至三八线以南的开城,逼近汉城。总字第1号命令发布后,苏军撤出开城,北撤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进攻朝鲜的苏联红军得到了朝鲜抗日部队的有力配合,他们的领导人是年轻的金日成将军。
从9月8日开始,美军第24军军长霍奇少将率第6、第7、第40步兵师在朝鲜南部的仁川、釜山登陆,在经过不停顿的机械化行军后,精疲力竭的美军终于到达那条纬度线,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
战争的硝烟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渐渐散去,朝鲜半岛沉浸在祖国解放的喜悦之中,朝鲜大地上洋溢着喜庆热闹的场面。但是,朝鲜人民欢庆的却是一个在大国政治交易下形成的分裂的国家。当然,他们此时并不理解这条分割祖国的三八线的真正含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朝鲜危机四伏(7)
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这条横穿朝鲜的刻板的纬度线,是任意武断的,有悖于‘自然’的国界”。“事实上,这是一条不顾实际情况臆造出来的分界线。”这条长约300公里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它根本没有考虑政治上的界限、地理上的特点以及水路与陆路贸易的需要。三十八度线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了高高的山脉,穿过181条小路、l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全天候公路、8条高级公路和6条南北铁路线。当时无人能预测,这条线将会存在多久,更没有人能料到,三十八度线将成为一条血线。
就这样,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利益将朝鲜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在三八线以北,苏军总司令崔可夫将军宣布:“朝鲜已成为自由*国家”,“苏联将在朝鲜一切反日*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政府”。
在三八线以南,美国占领军司令霍奇将军宣布:美军在朝鲜的政策为“维持现状”。美军进入南朝鲜后,立即解散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恢复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机构。1945年9月19日,美国占领军在原日本总督的基础上成立南朝鲜军政府,把日本殖民统治的原有体制和行政机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现在,突然有了两个朝鲜,美国的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1946年6月,美国总统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巡视朝鲜之后,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的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就在这个地方将测验出来:究竟*竞争制度是不是适宜于用来代替失败了的封建主义,或者其他某种制度——如共产主义,更重要是,哪种制度更强些。”在收到这份报告后,杜鲁门随即作出了反应,他于1946年7月宣布说,朝鲜是“一个意识形态战场,我们在亚洲的整个成功都决定于此。”美国开始戴着意识形态的眼镜来看待朝鲜问题了。
朝鲜人民独立的愿望和日益增长的民族情绪,使美国原计划在它的操纵下对朝鲜实行所谓国际托管,已经难以实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调整政策,决心起用南朝鲜的右派政客,抢在苏联前面建立亲美政权。
1945年12月,美苏英达成协议:由美苏两国占领军司令部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朝鲜各界组成临时*政府,在此之前,以5年托管期为限。这个协议公布后,渴望祖国独立的广大朝鲜人民大为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