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刘备的小资生活是出于无奈,除了落日没别的可看,不像现在的小资,大多是自觉自愿。
看着落日,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两个老婆,她们是不是也在落日的余晖下,思念着他呢?
诗人当道
建安五年,刘备投奔袁绍,来到了平原城。
平原是个大都市,曾经有诗人这样歌颂平原的气魄:
美哉,袁绍建立的大城
太阳下的人们居住在城中
石头的宫殿耸立在街道两旁
多么庄严,多么凝重
河水闪着波光
也是在为这美丽而激动
啊,这一刻让我们斟满酒杯
在幸福的生活中沉醉……
这当然是袁绍请来的诗人写的。袁绍并不是传说的那样胸无城府,他知道怎样为自己扬名。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诗歌为袁绍带来了好的名声。
也有的诗人并不买袁绍的账,其中一个人这样写他眼中的平原城:
一切都是梦幻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束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在他们眼里,平原城也好,袁绍也好,都不过是一堆垃圾。这些诗人都住在平原的一条名为布鲁克林的胡同里,留着长长的头发,杂乱的胡子,面孔苍白,眼窝深陷,他们称平原为“荒原”。
“荒原这个意象不错,”刘备过够了自己单独在河边看落日的日子,就跑去找这些袁绍口中的颓废派诗人,并和他们探讨起来,“但,是什么意思呢?”
“这么说吧,可能比荒原好一点,”诗人们告诉他,“其实,平原是个大屯子,里面住满了农民——这可不是歧视农民啊,那些身穿长衫的人,那些身穿铠甲的人……他们以为自己居住的是城市,其实就是荒原,充满了腐尸和渣土,空气里都是糜烂的气息。”
布鲁克林的诗人们把自己当成最后一批知识分子,但他们显然也没有拯救平原城的愿望,他们沉迷在自己的诗、酒和他们自己发明的一种叫五石散的药里。在他们眼里,五石散配酒是天下最美的东西。
开始的时候,刘备对这些诗人很感兴趣,也曾和他们一起尝试五石散。吃了五石散后,人会不停地摇晃自己的脑袋,晕晕的,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刘备最初沉醉在这种生活中,但时间长了,他警告自己:“不能再沉迷下去了,不能。”对他来说,名利、天下显然比五石散更能吸引人一些。
多亏了刘备的警醒,不然也不会有天下三分的局面和那许多激动后人的故事了。
后来,刘备建立了蜀国,痛恨起诗人来,因为诗人们几乎就毁了他的帝王梦,于是他颁布了禁酒禁药禁诗令。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时期的资料中,很少有蜀国的诗作流传下来。
事实上,没了诗人,蜀国也就成了三国里最没有味道的一国。
商业社会
作家稻壳在《流氓的歌舞》一书中考证:建安时期,平原城内最有商业头脑的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有两个买卖人在厕所蹲坑的时候发生了如下对话——
甲:“现在市场上小麦缺货啊,你有没有办法搞点来?”
乙:“我已经从长安买进了两千石,不过得一个月才能到货,如果你要的话,现在给我四千两,货到了归你。”
甲一算计,这笔生意将很有赚头,于是拍板成交。后来,在这个厕所内进行类似交易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就填平了厕所的蹲位,抹掉了“厕所”两个字,重新请书法家写了“交所”二字,意思是这里已经变成了交易的场所。
在平原城内,从前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是:“上厕所啊?”现在已经改成了:“上交所啊?”青年商人们中,“上交所”逐渐形成了一种时髦,而许多老年人对他们的举动不以为然,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年轻人“深深地”陷在交所里是一种病态,他们简称这种病为“深交所”。两个悲天悯人、恨铁不成钢的老年人见面就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老年人甲:“怎么几天都看不见你儿子了?”
老年人乙:“这孩子天天上交所。”
老年人甲:“怎么得了啊?我儿子也是,他们都已经深交所了,唉。”
但不管老年人如何反对,这种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式的期货交易行为逐渐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于是,袁绍出面,按照地区划分,建立了更多的交所,并派出一些兵来维持秩序,这些兵就驻扎在交所的周围,他们住的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