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页)
这时天色太早,许多人尚未起身,山道上行人稀少,玉燕施展轻身功夫,一路窜山越涧,迅逾猿猴。越往上走,人烟越发稀少,虽然有时遇见山民或僧人,但这些人有的自身便怀有绝技,有的是长年住在山上,自己虽不会武功,但却见惯了这些会武的高人,便是见玉燕纵跃如飞,也都不以为异,至多不过多看两眼罢了。
这样一来,玉燕越发没有顾忌,更加快了脚程,晌午方过,玉燕已来到金顶后山,远远望见万株松树,玉燕方才放慢了脚步。
这座大松林以内便是武林中万人景仰的紫云庵,静因师太清修之地。
静因师太虽然在武林中威名极盛,但其实不是峨嵋掌门人。
峨嵋派乃少林别支,武功注重内外兼修,不过仍以内功运气等为主,不似少林派专重外家功夫。
峨嵋派门徒多为僧人,当代掌门人乃是“锡瓦殿”主持善持禅师,论起辈份来仍是静因师太的师侄。
静因师太在三十年前多在江湖行走,专门除强去暴,手上清除了不少著名的江湖豪客,因此威名昭著,一提起峨嵋静因师太之名,许多人都要顾忌三分,哪怕是三岁小童,妙龄弱女,身旁只要带着紫云庵一块竹牌,走遍天下也没人敢碰一碰。当时武林中隐然公认静因师太为西南武林领袖人物。
近十年来,静因师太虽然少有下山,但她的徒弟吕曼音却俨然成为第二个静因师太。武功之高,和脾气之怪,俱与当年静因师太无异,而更有一桩令江湖人物为难的地方,便是当年静因师太出山时,年纪已有四十多岁,虽然爱管闲事,性情高傲古怪,但为人却极能怜贫恤老,心地又极慈善,待人接物,都极谦和有理,除非遇上大恶巨凶之人,她难得出手伤人的。绿林中人虽然敬而远之,倒也并不太怕她,乃是知道只要自己行事未过分,静因师太也并不一定赶尽杀绝的。
这位吕曼音可就大不相同,她不特不像静因师太那么慈祥,简直就有点不讲理。绿林朋友有句话,道:“凡是自吹亲眼见过吕曼音的人,如果身上没带残废,那么就定是吹牛撒谎。”这几句话多少有几分道理,因为吕曼音从来下手不留情的。
吕曼音比吴玉燕年纪大不了几岁,入门时间前后也只相差数年,但功夫却比玉燕高出许多,一来吕曼音是名武师吕公秋独女,从小吕公秋便处处留意让她培育锻炼,比玉燕从小受父母溺爱,娇生惯养不同。二来吕曼音生就一副练武的骨格,便是内行中人所谓“生成练武的胚子”。此乃先天生就,非人力所能勉强的。三则玉燕生性柔弱,不比吕曼音性刚好勇,这也是她性格上的弱点。有了这三个主要因素,玉燕在武功进境方面和她这位师姐比较便相差甚远了。
且说玉燕来到松林外面,便停住脚步,先坐在石上休息一阵,方理好云鬓,整了整衣襟,然后才缓步向林中走来。
原来玉燕知道乃师生性好静,尤其不喜女孩儿家慌慌张张的,再说师姐吕曼音又最爱对她摆出大姐姐的架子,便是平素无事也要挑出些不是来批评几句。玉燕先前奔跑了好一程,不免有些气喘心跳,自觉脸上泛红,她怕吕曼音又会批评她内功没有到家。玉燕一面想着一面走,尚未走出松林,老远便听见猿猴吱吱的叫声。
原来静因师太养着两只猿猴,公的叫做小善,母的叫做小信,这两只猴子跟随静因师太日久,都深通人性,曼音和玉燕二人平日都爱逗弄这两只猴子作耍,这时玉燕听得猴子吱吱叫声,正觉心中一动,跟着前面不远处又传来一串银铃似地笑声,玉燕听出是师姐声音,便知又是曼音在调弄两只猴子了。
玉燕走出松林,便见师姐吕曼音半躺半坐的靠在山石上,赤着一双白足,一双草织芒鞋脱在地上。一头长发被散在脑后,正仰起脸逗弄树上的两只猴子。
那两只猴子在树上跳上跳下,曼音手里拣了一堆松子,用打暗器的手法向两只猴子打击。小善小信跳跃着用手去接,一面吱吱叫着,似乎欣喜异常,连玉燕走来也俱未发觉。
曼音似乎也全神贯注在猴子身上,竟未发觉玉燕走来。她此时正半偏着头,玉燕只看得见她半边带着笑容的脸孔。玉燕见他们玩得有趣,也没叫她,便站在一旁观看。
曼音掷得快,小善和小信也接得很准,接住了便向曼音掷回,曼音又伸手接住打去,如是者来回不已。曼音咯咯地笑着,小善小信也吱吱大叫,玉燕不禁在心里暗叹,如果自己能像曼音那样无挂无虑,消磨山中岁月,那有多好,偏偏如今事情紧在碧云庄上,手足情深,自己哪能忍心本管,只此一念,不知要生出多少烦恼。这也许是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