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页)
了大半天的心,成平帝才终于准了林海的辞呈。
其后林海仍旧一个人住在华棠院,却是他身子一向都不是硬朗的,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成平帝,都怕林海当真闲下来会出事,便将林晏送到华棠院。只盼着林海看在孙子的面上,不要轻言后事。
可是林晏虽年纪小,却不似司徒家的那几个孩子,既不是心神有伤,也不是心高气傲,他也不似林忆的跳脱性子,总是安安静静的样子。有时襄王和襄王妃过来探望林海,林海看着规规矩矩向姑姑姑父行礼的孩子,总是道:“晏儿最像我小时的样子。”有时还道:“晏儿最像我十二岁之前的样子。”
过了不到一年,林海命人将林晏送到襄王府,只道自己年老体衰,精神不济,不能再照看林晏。西内和禁宫以及襄王府,几个人的心里都有了数,一边轮番在华棠院守着,一边急忙修书让林忆往回赶。
林海到底没能等到林忆回来。
他早有说法,将来身故之后归葬姑苏,便是早先景德帝当太上皇的时候,提过要他祔葬帝陵的话,他也只当是玩笑而已。
林忆一力要按着父亲的遗愿,扶灵回姑苏,可徒行之又哪里愿意违背景德帝的意思?两家人扯了半天皮,最终林忆不得不低头,归葬姑苏的,不过是衣冠罢了。
然而经此一事,林忆也熄了让林晏留居大夏的心,不顾太上皇和皇帝的恳切之意,终究带着儿子去了长华。
姑苏林家,就此在大夏绝迹。
113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贤德妃归省荣国府薛文龙误娶河东狮
因着太上的圣寿;皇帝侍奉得周到仔细;这般上行下效;据说满天下的孝子贤孙都多了起来。过了些时日;满京里都运作起来,无论是郊外的砖瓦窑;城里城外的各色铺子;甚至连绵到大夏天下乃至泰西之地。
却原来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下了道旨意;只道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原来每月只能内省一次,改为每月逢二六日期,皆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太上皇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且父兄不能得见。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
贾府如今皆因元春在禁宫里奉圣才能安享尊荣,此番既然有了省亲的旨意,自然也要行动起来。贾赦向来不关心朝中之事,得了大侄女能回家省亲的旨意,只道全家尽心就是。贾政自然要全力以赴,只是他于家用上从来不知,最后还是得着落在王熙凤的头上。
只是王熙凤仔细算了算账,也只有唉声叹气的,她又和王夫人商议了半晌,王夫人方才皱着眉头去找贾母。得了王夫人的回禀,贾母也只有叹气,让琥珀取了几箱子东西出来。
王夫人一边谢了一边又道:“论理不该说,不过这样一件大好事,咱们自家亲戚也都是愿意帮衬的。我也不瞒老太太,我哥哥那里,已经着人备下了些东西,只待老太太应了,便可送来,也是为了娘娘尽一份心力。”
贾母也知自家的境况,元春能回家省亲,这样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不大办是不成的,可若大办,单凭自己一家,还真是捉襟见肘。她此时听了王夫人的话,眼眉动了动,只道:“你说的不错。只是薛家那边也在忙活,你哥哥不也得帮衬?”
王夫人想起如今和自己疏远得不得了的薛姨妈,心里实在郁闷。此番内眷省亲,薛美人自然也在其中,王子腾那里,两个外甥女都在宫里,他又是个自己有能为的,如今在朝上风头正劲,王夫人这里他要帮,薛姨妈那里自然也不能少了。王夫人只道:“妹妹那边从来不缺这些,且毕竟咱们家的娘娘位分高,哥哥自然是要为咱家娘娘添彩的。”她看了看贾母的脸色,又道:“如此,我哥哥那边的,我也就应下了。”
贾母也知自家富贵二字上,比起薛家来,贵则贵已,论起富来,却是稍逊一筹,听了王夫人贬低自家银钱不如薛家,也只是听听就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