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进楼下的一口废弃的水井。
永别了,互联网!
后来,潘益军到上海寻求发展,与人合伙创办起一家颇有些名气的单身俱乐部。笔者经朋友介绍,还专程去那里采访了一次。
婚姻?独身?
(1998年3月28日,上海其单身俱乐部。俱乐部负责人之一潘益军先生,安排我现场采访了5位临时搭配在一起度周末的独身者。本来有6位,缺席的男士刚接到紧急出差传呼,走了。“出场阵容”是:张女士,4O岁,剧作家;解女士,34岁,时装设计师;谢女士,29岁,医生;孟先生,35岁,影楼经理;徐先生,26岁,公司职员。下面是谈话录,笔者稍作整理。)笔者:我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但我很高兴跟各位做个朋友。
我想知道,在你们所属的这个俱乐部,为什么每一处Party,都搭配6个人?眼下咱们这个圈子,加上我这个“临时替补”,也是6个。
徐:这好像是向香港一家同行业“单位”学来的。6个人不多不少,人多太吵,不利于交流,人少又太亲密,可能会冷常独身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讲究一个不即不离。
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不免有点疑惑,也许是一种思维习惯的错觉,总多少感到单身俱乐部越发展壮大,好像反而越接近婚介所的性质?
孟:哪里?我猜你指的是肯定有男女在这里拍拖结婚的。事实是,哪里有男女,哪里就会有婚姻诞生,在单身俱乐部当然也不例外,就我所知,这是极少数。我们来这里,没有具体的目的,当然就不存在针对性和功利性了,或者不如换一句话说,大家只是在找一种纯粹的感性吧,因为独身很容易使一个人的感性受到限制。
笔者:单身一族的出现,概言之,是现代人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观念和生产模式的转换带来的改变,但具体到个人,原因肯定又千差万别。如果不太冒昧的话,是否可以请你们谈谈各自的情况呢?
解:当然。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加人独身者行列,是因为在各个方面自我感觉都不错,很早便在心里定下了高格调的择偶标准,虽然现在青春逝去了大半,仍然决不下浮,宁缺毋滥。
我很清楚自己的弱点是期望值过高。从前做大学生时,我曾经私下里很崇拜一位男士,从此也就用他的标准衡量每一个男人。其实,我很心仪的那位男士只是我偶像化了的影子,我得不到这样的男人,即使得到,跟他共结连理,我恐怕依旧会失望。所以,我不结婚。
既然已经捞起了话头,我就想谈谈才女、名女人难嫁的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格调高雅、品味脱俗,找不到理想的对象,一不小心插足别人的家庭,闹得满城风雨,最近听说已被逼疯了。
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得蛮不错:很多家庭主妇,她们虽然憎恨暗娼,但更嫉妒那些比她们有才华有魅力的女人。丈夫如果偶尔拈花惹草,她们或可以忍受,但如果有一个比她强的女人做他的情人,那她才感到自己真正受到了威胁。她们不愿意检讨一下家庭为何出现危机,而是把责任全部归咎于那些“可恶的第三者”,所以每每听到女歌星女影星女作家女经理离婚时,这些家庭主妇大多是幸灾乐祸,丝毫不抱同情。
而在男人那方面来说,优秀的女人同样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男人对才女和名女人,心里佩服,但嘴上不说、也渴望拥有她们,但征服她们需要相当的学识、能力或地位等,这一条件又令男人们望而却步。有钱的男人,如果是没文化的暴发户,也不会欣赏那些经过奋斗、个性独特的女人,他只要小靓女,什么都不懂,只懂得怎样讨他欢心就成;档次较高的大款呢,也顶多找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至于女博士女博士后女董事长,是千万不能要的,怕镇不住驾驭不了。
显而易见,优秀女人的婚姻出路相当狭窄,要么异国联姻,要么委屈下嫁,有人因此变成第三者,比如我那个电视台的朋友,剩下来的也就只好独身了,像我这样。
孟:别把男人说得那么不堪吧。我是一个喜欢工作的人,30岁之前,为事业努力拚搏,无暇顾及终身大事,30岁以后,乍然发现自己没什么朋友。
我的性格比较被动,从不主动追求女孩子,追求我的女孩子倒有不少,但我总是无法爱上一个人,也去看了心理医生,他鉴定我一切正常。我姐姐说我是篓里挑花,越挑越花。她还打比方说:梁山伯只爱了一个祝英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才能爱得那么深,如果他身边有许多李英台、刘英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