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量有限,要大家一齐竭力帮助他,相信有蒋介石的“英明领导”和 戴笠的随时指示,他有信心和决心把这一工作做好。他一破以往惯例,没有 大谈他的分析看法。大家也了解,因为有戴笠在座,怕他不耐烦听,谁也没 有向他提出什么问题。
过了两三天,郑又去军统找毛人凤,几个处长级的特务一下把他包围起来,问长问短,他只谈了一会儿。他认为最大最难的任务是如何在短期内恢 复交通。他说,这些被共产党占据了的几条铁路是国民党的动脉,要想拿过 来是有困难的。因为多年来国民党、共产党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容易使 得对方相信自己的“诚意”,单靠运用政治手腕办交涉,开谈判席,不用强 大的军队作后盾,不会轻易得到圆满结果。他认为靠几十架飞机运送部队, 只等于撒撒胡椒面一样,起不了多大作用,一定要把铁路交通恢复。当有人问到他苏联会不会公开阻拦国民党接收东北和帮助共产党的时候,这个以“了解苏联情况最多的专家”自居的郑介民,便打开话匣滔滔不 绝地谈了起来。他认为苏联不会公开阻拦而只是暗中加强援助中共,并举出 了许多理由证实他的看法。
对于向解放地区搜集情报,他认为机会很好,平日不能进入的地区现在 可以公开进入。他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过去你们老是说这方面的情况太少, 将来到了你们连看都看不过来的时候可不要怪我!”
临走的时候,他很严肃地向这些大特务提出警告,叫大家千万不能麻痹 大意,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把一切寄托在双方谈判上,而一定要比过去任何 时期都要加强对中共的工作。他认为“和谈”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他 说,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是站在国民党一边,美方指派的代表饶伯逊(以 后改为吉伦)和他关系很好。他说:“三个人开起会来,要表决问题时,总是可以做到两票对一票的。” 他去北平之前,在军统局和军令部第二厅的特务中挑选了胡屏翰、邹陆夫、温天和、黄维勤、黄长新、潘志民、涂叙五、肖凤岐、郭子祺、董承烈、 黄介新等一百多人担任各地调处小组的工作,把军统中共科长郭子明调去当 顾问。当报上颂他出任国民党代表的消息后,许多报纸的新闻记者便去访问 他。他在重庆和北平接见记者时,总是说:“我们不再算旧帐了,算也算不 清楚。过去谈了八九年,再谈下去,我们都已经老了。”他一开始就想把过 去谈判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中共方面,好像国民党很有诚意。可是还没有开 始谈判前,他和戴笠就暗中在积极进行向解放区布置特务活动了。
1946 年 3 月 17 日戴笠摔死后,蒋介石于 20 日决定派郑介民继戴笠任军 统同局长。毛人凤急电郑介民,要他立即回重庆。郑原定 22 日由北平起程, 可是到了 22 日上午毛又接到他的电报,因军调部方面有紧急工作分不开身, 所以 24 日中午才能动身。24 日下午,毛人凤带着几个处长去机场迎接他。飞机迟了两个多钟头才 到达,特务们和郑的老婆都非常着急,不断地要航空检查所的特务去航空公 司问情况,虽然知道没有事,但都不放心。因为那一天天气不好,飞机顶风 飞行,所以迟误了两个多钟头。郑走下飞机便向欢迎的人打趣说:“今天天 气很恶劣,我还担心戴先生找我去吃晚饭呢!”
当晚郑介民去见了蒋介石,第二天上午便到军统局召集各单位负责特务们开会。毛人凤首先宣布蒋介石已指定由郑继戴笠代替局长职务,希望大家 在郑的领导下继承戴的遗志把军统工作做好。接着,毛请郑训话。郑那次说 得很简单,只说,他目前的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不能亲自主持军统工作,仍 旧由毛人凤领导,除重大问题和他研究外,一般问题仍照过去一样办。他还 说,他过去对军统情况很少过问,许多事还不大接头。
当有人问他军调处工作的情况时,他回答也很简单,只说问题很难办,对手不容易对付。他说,人家(指中共)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不像国民党那 么粗糙,有些地方值得学习。下午他找毛人凤谈了几个小时。以后据毛向人说,郑主要是想了解军统的经费和人事方面的情况。因为他过去怕为这些和戴发生摩擦,一向很少过 问,现在要他负责,不能不了解一下。他听到军统经费月月入不敷出,总是 寅吃卯粮,负债很多,过去完全靠戴笠到处张罗,移东补西,人数超过编制 几倍时,大为吃惊,当时便表示一定要实行紧缩和裁减人员,并认为这个摊 子过去摆得太大,以后谁也没有这样的魄力来维持,工作比过去繁重而困难, 只有汰弱留强一项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