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并不回避人权 · 关于职务作品的争论 ·关于法人作者的争论
著作权法的起草过程及整个立法过程,就是我们对人的权利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或干脆点说,是对人权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
起初,有的同志把版权法即后来的著作权法,理解为一部限制人的权利的法律。他们认为,法嘛,就是要管人的。当他们知道,著作权法有别于其它法律的重要特征,是给予和保障人的权利的时候,他们有点紧张了:这怎么得了,难道它不导致作者的个人主义膨胀?
当著作权法起草小组召集部分部委的同志征求意见的时候.就有人当场提出:“不能给作者个人的权利太多,不然他们会翘尾巴。”有人甚至提出:“要强调无产阶级专政,要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体现在每一个法条上。”
随着对版权法的认识的深化,人们才意识到,以前的那种说法不仅荒唐,而且无知。版权的本质就是个人的权利,版权法从根本上说就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否则,它就不是版权法,而是别的法律了。
版权法从它在世界涎生的那一天起,就无异于向全人类发布了一项人权声明。它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封建阶级的“君权神授”理论相比,它代表着人类历史的一大飞跃。资产阶级声称要把人权从封建专制手中夺回来交给公民,同时也把版权从封建专制手中夺回来交给作者。正是在同封建特权的斗争中,“版权-― 人权”的理论在欧洲大陆发展完善起来。
与英美法系将版权强调为财产权不同,欧洲大陆法系更强调版权的人权性质。后者认为,版权中的人格权即人权比财产权更重要。受卢梭思想影响较深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作品是人格化的商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的延伸,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因此,侵犯了作品的版权,就是侵犯了作者的人格,就是侵犯了人权。
马克思主义并不回避人权,同样也不回避版权。在马克思设计的人类理想社会制度中,人民享有真正的自由和广泛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并非只是物的规律的科学,同样是关于人的活动的科学。人是万物之灵长,人之所以优于其他生物,就在于他有高度的理智而丰富的感情,具有独有的善于思维的大脑,并能使自己生命活动的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所有作品,都是人的作品,都是创作者运用抽象的艺术、巧妙的布局、科学的语言、熟练的技巧进行艰苦思维的产物。作品中的任何描述,都反映着作者人格的色彩,渗透着作者心灵的独特感受。作品即人格,作者对作品享有的权利,即人的权利。抹杀了这种权利,就等于抹杀了人的存在,抹杀了人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害怕讲人权,也害怕讲版权,同时害怕把版权作为个人的权利。我们曾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版权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既然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就一定是坏东西。这种认识上的绝对化导致我们在版权上的错误,对作品、对人才的错误。这种错误使整个国家吃尽了苦头。
在我们承认了版权,承认了版权是一种个人权利之后,在究竟给予作者个人多大权利的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并有过激烈的争论。
比如说,个人与单位的关系,最初,在著作权法草案中采取了类似专利法的规定,即凡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创作,就属于职务创作,作品的版权归单位所有。这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单位里的人,是按照领导要求创作的,就无权在作品上署个人名字,无权领取稿酬。
很显然,这样一条规定不利于保护作者个人的权利。在中国,自由职业者毕竟是很少很少的,绝大多数作者都吃的是官饭。无论是职业作家,编剧或是导演,他们都从属于一个单位,拿着国家的工资,他们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体现着单位的意志。如果因此就把他们的作品看作是职务作品,而剥夺作者个人应当得到的权利,那就无法调动其创作积极性,也就违背了制定版权法的初衷。
这个问题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缩小了职务作品的范围,扩大了作者个人的权利。作者在工作任务之外完成的作品不能算作职务作品。即使是受单位指派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写作的职务作品,也要区别不同情况,有的职务作品,本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但著作权归作者个人;有的职务作品虽归单位所有,但作者拥有署名权。
关于职务作品规定的这种重大改动,反映了我们的立法者对作者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