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第一章 劣子
黄梅岭,是晋东太行山南部一条山脉,山上不时有一从一树的梅子树,每年的五月梅子成熟季节,树上大颗大颗的梅子皆呈淡黄晶莹,还没进嘴就引人馋涎欲滴,故此山脉统称为黄梅岭。山岭里的物产颇丰,不说那众多的飞禽走兽、各种各样的药材、大大小小的蘑菇,单说那山里连成片的参天大树,据说皇城里的柱子,就产自黄梅岭。在黄梅岭山口,有一个四五千人口的集镇,称为黄梅镇。黄梅镇周围的田地,一到秋收季节,到处都飘荡着麦香。那是因为黄梅岭里有一条溪流,人称梅溪,这条溪流从没断过,所以黄梅镇的田地因此可以旱涝保收。
据传,明朝的开国大臣刘伯温,曾经到黄梅岭巡视,看到黄梅镇的风景就预言道,这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所谓地灵出人杰,黄梅镇代代有杰出人才出现。人说刘伯温能测算上下八百年的事情,果不其然,黄梅镇历代都有人外出做大官,名噪齐晋大地的才子和*人物也不鲜见。
黄梅岭人以诗书传家为荣,以出才子为荣!
可是,黄梅镇的杨永泰杨五爷这一代,就要与“才子”无缘啦。杨五爷家是黄梅镇的望族,家中的三子,至小就个个聪明伶俐,可是一旦长大,就开始不听杨五爷的话了。首先是大儿子杨学文,投笔从戎,硬是要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员。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对于大儿子的行为,杨五爷百般劝阻无效,只得由他去。杨五爷把希望放在二儿子杨庸文身上,可是杨庸文开始还好好的,后来就不愿意再读这“腐朽文化”,扬言诗书无用,故而选读西学。杨五爷同样劝阻老二,并以断绝提供学费相要挟。这一点显然难不住杨家老二,他攀上一门亲事,女方在城里有钱有势,结婚后夫妻双双出国,一去不回头了。
自杨家老二出国之后,杨五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杨修文身上,不为别的,就冲书房里上万本书籍,总得为它们找一个继承人不是!
偏偏杨修文天生顽劣,聪明倒是够聪明的,只是把他的聪明劲头用错了地方,除了不好念书,什么都要学几手,上山玩耍,下河打闹,就算进到学堂里,经常打架斗殴,搅得周遭同窗不安,挨打手心是常有的事。碍于杨五爷在黄梅镇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私熟的先生也不敢太难为杨修文。杨五爷为了能让这小儿子好好读书,没少花心思,诱惑、严惩,一手软一手硬,什么法子都试过了,就是不见效。这杨修文嘴巴又甜,哄得杨老奶奶整天笑逐颜开,一旦遇上小惩大戒,必定抬出杨老奶奶的大驾,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一天中午,镇上私塾里的周敦儒周大先生上门来告状,说杨修文不用心读书则罢了,却伙同其他同窗戏弄先生,有道是天地君亲师,这目无尊长的劣子,不教也罢!周大先生说完,拿出一个洋毫子放在杨五爷面前桌上,意思是退回杨修文的学费,也不说明杨修文是如何戏弄他的,转身就要告辞。
一刹那间,杨五爷的脸涨得通红,无异于被人猛掴耳光一样。杨家祖辈号称耕读世家,几时有过私塾先生上门告状的事?几时又有过先生宁退回学费也不愿意教的劣子?
“周大先生,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小儿现在顽皮不堪,可是并不等于他长大以后也顽皮。这学费,还请先生收着,待小儿端正了态度,还请先生继续他的学业。”杨五爷硬把那个洋毫子塞回周大先生的手中。
周大先生推辞不过,只得收回那个洋毫子,却怎么也不愿意留下吃饭,匆匆而去。
等周大先生走远了,杨五爷打听清楚周大先生是怎么被戏弄的,不由咆哮着:“来人啊,叫那个逆子出来,我要打断这个劣子的狗爪子!”
家里的长工、丫头早已熟悉杨五爷的脾气,一边去寻他们的三少爷,一边则通报杨老奶奶。在他们想来,就算请了杨老奶奶坐镇,三少爷这回也在劫难逃了!因为他们听说私塾的周大先生今天被人贴着一个乌龟画儿在背上,横穿半个黄梅镇,瞧见的人无不哈哈大笑。周大先生快到家才发现背上的画,不由勃然大怒,光看字迹就知道是杨修文的大作,当下就找上杨家的大门告状。
…………。
就在长工、丫头们到处寻找杨修文的时候,他正扛着一腿野猪肉,兴冲冲地走在回家路上。这野猪是他用铁夹子夹住的,铁夹子却是借镇里秦老猎头的,按约定的规矩他要与秦老猎户对半分。这秦老猎头是个外来户,粗通拳脚,年轻时也算一条硬汉,在外闯荡多年后才来到黄梅镇,做黄梅镇人的倒插门女婿,这才算安家,前年上山打猎跌坏了腿,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