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鼓吹文学革命和伦理革命,反对封建伦理道德,提倡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其文章以白话新体为主,使用新式标点。《新潮》一出,便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其第1卷第1期发行不到一月,就接连三版达10000多份,以后各期也多在15000份左右。新潮社还出版有《新潮丛书》。新潮社和《新潮》杂志在各大中学校中深受学生欢迎,浙江杭州师范学生施存统甚至也模仿办起《浙江新潮》,同样掀起了新旧斗争的大波澜。
。 想看书来
1。“老大中华末了的代表”——辜鸿铭(1)
辜鸿铭可谓蔡元培掌校北大后请到的一个大牌明星。他的同事周作人对之曾做过这样的描述:“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地要推辜鸿铭了吧。他是福建闽南人,大概先代是华侨吧,他的母亲是西洋人,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发,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长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的吧。尤其妙的是那黄包车的车夫,不知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或者是徐州辫子兵的余留亦未可知,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为车夫队中一个特出的人物。”
辜鸿铭何许人也?又为什么会如此有趣和怪异?据说辜鸿铭名头最响的时候,连外国人都慨叹说:“到北京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简直成了中国的一个标签。
辜鸿铭(1856—1928),祖籍福建厦门,1857年7月18日生于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初名汤生,取字鸿铭,以字行,别号很多,先有“慵人”,后有“汉滨读易者”,晚年署“读易老人”,据说还自号“东西南北老人”,取意于自己生在南方的槟榔屿,学在西方的英、法等国,结婚于东方的日本,居住于北方的北京(一说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住在北洋)。早年,辜鸿铭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父亲辜紫云做英国人橡胶园总管,既操流利的闽南话,又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耳濡目染,辜鸿铭自幼就对多种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指导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0岁那年,辜鸿铭随养父布朗前往英国读书。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临行,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到英国之后,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读、背方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该校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从爱丁堡大学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并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当年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人物;40年后林语堂到莱比锡大学读书,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这之后他又到欧洲多国游学,据说曾获得十几个学位。
令人奇怪的是这位饱受西方近代教育的人,后来却垂青于中国古代文化。他的这一转变其实也是很偶然的。1880年他学成回到槟榔屿,在英属新加坡政府任职。这时恰好中国近代第一位留法博士马建忠学成回国,路过新加坡,辜与马会晤,相见恨晚,畅谈三日,辜第一次从这位中西文化兼通的学者口中知道了《易经》、《论语》、《春秋》等经典名著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从此开始学汉语,读古书,并很快易服换靴,以一个蓄发梳辫、戴红顶瓜皮小帽、穿丝绸长袍缎马褂、脚蹬双鼻梁绣鞋的典型中国老学究形象,走上了终生守护旧中国传统文化的旅程。
1。“老大中华末了的代表”——辜鸿铭(2)
1885年辜鸿铭回国后,经晚清名士赵凤昌推荐,入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