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包主义的支柱和核心。正是有了这一点,囊括大典和网罗众家才有了实际的内容。他认为,学术上的各种派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应该让他们存在,使学生有选择余地。“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诚如是,则科学、社会学等,将均任吾人自由讨论矣。”他非常欣赏古人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两句话,主张对于教师,“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之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他在后来追忆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它们自由发展。”
兼容并包,不是随便说出并可以做到的,它反映了一种气度、一种胸怀,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在新旧势力激烈交锋的当时来说,更反映了推行者对新文化的一种坚定的自信。
在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过多年的蔡元培,深知政治和学术的关系,因而能够把政治和学术分得很开。他知道学术不同于政治,其兴衰变迁,不能简单对待,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因而对于各种学术思想、主张之存亡消长,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超然是一种大度,但决不是骑墙或和稀泥。蔡元培自己的学术观点鲜明,支持新文化运动的观点亦很鲜明,但作为一校之长,他没有简单地对待他所不赞成的东西,而是让它们在与新事物的竞争中自然淘汰。这种办法,比对不同观点采取简单批判、打倒的办法高明了许多。思想文化上的东西,并不是说打倒就打倒的,有的是打而不倒;或者一时打倒了,不久又活过来。简单打倒的毛病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旧事物合理的东西一时不易发现和继承下来,就像倒洗澡水把孩子和脏水一并倒掉一样,而新思想不能在与旧思想斗争过程中得到锻炼,发现问题。简单对待某种思想的做法,是基于一种对其他人不信任的心理,以个人或几个人的价值判断,代替其他人的选择,因而毛病甚多。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也使一些旧派教员折服。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被迫辞职,当局欲找一些北大的旧派作些落井下石的文章,而向来大骂新派的黄侃却站在了挽留蔡元培的行列。他对人说:“余与蔡孑民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黄老先生也应算蔡元培的知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大学令》——教授治校
蔡元培多次到欧美留学、考察,西方政治民主思想和教育思想对他影响很深,因而他成为国内主张学术思想自由、民主办校、提倡教授治校的第一人。早在1912年他主持起草《大学令》时,就规定大学要建立评议会、教授会的组织,并对它们的权限作了明确的规定。
京师大学堂时期唯总监督马首是瞻的衙门作风自不必说,北京大学成立之后,学校权力仍掌握在以校长为首的少数几个人手中。正如蔡元培后来所说:“我初到北京大学,就知道以前的办法是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总理,并学长也没有与闻的。我以为不妥,所以第一步组织评议会,给多数教授的代表议决立法方面的事;恢复学长权限,给他们分任行政方面的事。但校长与学长仍是少数,所以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由各教授与所公举的教授会主任分任教务。将来更要组织行政会议,把教务以外的事务均取会议制。并要按事务性质,组织各种委员会来研讨各种事务。”
1917年,蔡元培主持建立了北大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评议会由评议员若干人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由各科学长和各科分别推举的教授代表二人组织,任期一年。1919年以后,评议员除校长和各科学长外,每5名教授选一名代表为评议员,一年改选一次。凡学校章程与条令的审核通过、学科废立、课程设置、教师的审聘、学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评议会的讨论决定,才能执行。
评议会实际上是一个教授会,是蔡元培教授治校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确可以“容纳众人意见”,具有民主讨论的风气。曾任过评议员的李书华教授后来回忆说:“目睹开会时对于各议案的争辩,有时极为激烈。”北大评议会中新派人物占有多数,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们能支持全校师生的爱国活动,多次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