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喝这茅台不够级别?哼,你女儿虽然刚刚年过三十,可已经是香港知名公司的一把手,坐拥资产十几亿港币,如果论行政级别,怎么也相当于副省级吧?再说,今天是什么日子?是清泉回来了,我们全家给他压惊洗尘!”
“行了行了,若愚,你就给女儿倒一丁点儿吧,”母亲妥协了,“今天女儿高兴,清泉回家来了,你就破破例,别扫了兴。一家人难得团圆,少喝点酒助助兴。”
张若愚只好给女儿倒酒,只倒了少半杯。可是,张蒂囡不满足,酒杯还那么擎着,不肯缩回手去。无奈之下,他便给女儿的酒杯倒满了。
“来,清泉,欢迎你凯旋!”张蒂囡先敬酒,和李清泉碰杯。
肖阿姨不停地往李清泉面前的盘子里夹菜,张蒂囡也把李清泉爱吃的菜转移到他的面前。
李清泉举起杯来敬酒。他先面对着张若愚,说:“张省长,这两天,因为我的疏忽,让你操心牵挂了……”
不等李清泉说下去,张蒂囡便抢着说:“多大点儿事?不就是没跟组织上打招呼,擅自回老家去了一趟吗?思乡心切,荣归故里,人之常情,没什么了不起的。”
“是呀,若愚,清泉这些年跟你披星戴月的,哪有时间回老家去看看?她母亲身体不好,他能不牵挂吗?这次他回翠湖工作,先回家看看母亲也是常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肖阿姨说。
第六章 耳提面命(8)
李清泉还想说下去,把他偶然与上访群众相遇,被误当作上访群众关进精神病院,以及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想法说出来。
“清泉,喝酒,吃菜,”张若愚打断李清泉的话,“你阿姨和蒂囡说的对,虚惊一场,小事一桩,下次注意就是了。老规距,吃饭喝酒不谈公事。”既然张若愚不希望把那些沉重的事情端到餐桌上,李清泉便不好再继续说下去。他理解张若愚,这是家宴,让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破坏了团聚的气氛,也确实有些让人扫兴。他了解张若愚的性格,饭后喝茶时,一定会有一场深谈。
“清泉,你张叔叔说的对,”肖阿姨又给李清泉夹了一块红烧排骨,“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你回家乡任职,正式工作前回趟老家,看看母亲,再正常不过了。这个姜小鸾,小题大作,不知道又打的什么鬼主意。不过,清泉,虽然有你张叔叔在上面保护你,你也不能够粗心大意,事事处处都要防备着姜小鸾,这个女人可是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你单枪匹马一个人,要说多难有多难。在翠湖镀镀金,赶快离开姜小鸾回省里,千万别让姜小鸾算计了……”
“好了好了,不是说过了嘛,饭桌上不谈公事……”张若愚有些不耐烦,不让肖阿姨说下去。
“我就知道,在你面前一提她姜小鸾不好,你就不高兴……”肖阿姨放下筷子,生气地扭过身去。
张蒂囡赶忙打圆场,张罗着干杯。她这么一撮合,餐桌上的气氛又恢复了正常,一顿饭吃的还算开心。
饭后,张若愚说要单独和李清泉唠一唠。可是,肖阿姨和张蒂囡却坚决要求旁听。张若愚历来反对内室干政,但是,今天晚上母女二人联合起来抗争,并且理由很充分,什么涉及到清泉的事情,属于家政范畴,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力了解情况。什么可以保证只限于倾听,决不发表倾向性意见,不侵犯张若愚的最终决策权。也许是觉得母女二人提出的理由有些道理,也许是对她们的纠缠无可奈何,张若愚做出了让步,允许她们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谈话。
四个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每个人面前放着一杯上好的龙井茶。
李清泉和张若愚面对面坐着。也许是为了突出家庭气氛,也许是为了淡化话题的沉重,张若愚先是关切地问李清泉刚才的饭吃的怎么样。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张若愚习惯地摸了摸寸草不生的头顶。看着他的这个熟悉的动作,李清泉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件事情。那一次,由张若愚代表省政府接见外国记者专访团,接见前,省外办汇报说,有几个西方媒体记者挺不好对付,可能要提些尖锐问题,有的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挑衅意味。果然,接见一开始,火药味就很浓,几个记者急不可耐地抛出了所谓的难题,现场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摄影记者长枪短炮,对着张若愚一阵狂轰滥炸。其中,不可否认有人心怀叵测,想在自己的照相机底片上留下张若愚的窘境,以便上头条,制造轰动效应,吸引读者的眼球。站在远处的李清泉很着急,却无能为力,无法帮张若愚解除困境。此时的张若愚很镇定,笑容可掬地拍了拍自己光秃秃的脑门和头顶,说,我的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