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严经白话文全文 > 第37章 《华严经》第三十七卷(白话译文)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37章 《华严经》第三十七卷(白话译文)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第2/8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斩神:靠BKing行为觉醒禁墟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聊天群:我迪迦当邪神怎么了?蝶梦飞花崩三:凹分凹的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别人在开机甲,你变身奥特曼斩神:我在斩神世界苍蜣登阶!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重生美好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红颜劫:乱世情殇快穿后我成了别人的金手指袁朗,袁朗,我要diss你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也有两种业,一是能生未来的报,二是与识作生起的因。识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有相续,二是与名色作生起的因。名色也有两种业,一是互相助成,二是与六处作生起的因。六处也有两种业,一是各取自己的境界,二是与触作生起的因。触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触所缘,二是与受作生起的因。受也有两种业,一是能领受爱憎等事,二是与爱作生起的因。爱也有两种业,一是染着可爱事,二是与取作生起的因。取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烦恼相续,二是与有作生起的因。有也有两种业,一是能令在其他趣中生,二是与生作生起的因。生也有两种业,一是能起诸蕴,二是与老作生起的因。老也有两种业,一是使诸根变异,二是与死作生起的因。死也有两种业,一是能坏诸行,二是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佛子!这里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使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使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佛子!这里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其余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这样三道离开我、我所,只有生灭,如一束芦苇。再次,无明缘行,是观察过去;识乃至受,是观察现在;爱乃至有,是观察未来。在这之后,辗转相续。无明灭行灭,是等待断。再次,十二因缘称为三苦,这里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其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是三苦断。再次,无明缘行,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因为没有无明,诸行也没有,其余也是如此。还有无明缘行,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是灭系缚。其余也是如此。还有无明缘行,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是随顺尽灭观。其余也是如此。

“佛子!菩萨摩诃萨这样十种逆顺观察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一心所摄,自业差别,不相舍离,三道不断,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苦聚集,因缘生灭,生灭系缚,无所有、尽观: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这十种相观察诸缘起,知道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时得到空解脱门现在前。观察所有有支都是自性灭,毕竟解脱,没有一点法相生,即时得到无相解脱门现在前。这样进入空、无相后,没有愿望,只有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到无愿解脱门现在前。菩萨这样修三解脱门,离开彼、我想,离开作者、受者想,离开有、无想。

“佛子!这位菩萨摩诃萨大悲转增,精勤修习,为了未满菩提分法令圆满,这样想:“一切有为,有和合就转,无和合就不转;缘集就转,缘不集就不转。我这样知道有为法有许多过患,应当断这些和合的因缘;但为了成就众生的缘故,也不彻底灭所有的行。”佛子!菩萨这样观察有为有许多过恶,没有自性,不生不灭,而恒常生起大悲,不舍众生,即时得到般若波罗蜜现前,名为:无障碍智光明。成就这样智光明后,虽然修习菩提分因缘但不住有为中,虽然观察有为法自性寂灭但也不住寂灭中,因为菩提分法未圆满的缘故。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得以进入各种空的三昧,包括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这位菩萨以这十种空三昧为首,成千上万的空三昧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同样,以十种无相、十种无愿三昧为首,成千上万的无相、无愿三昧也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还要继续修习并满足不可破坏的心、坚定的心、纯净的心、深邃的心、不退转的心、不休息的心、广大的心、无边的心、求智的心、与方便智慧相应的心,所有这些都达到圆满。

佛子啊!菩萨以这十种心顺从佛菩提,不畏惧不同的理论,进入所有智慧之地,远离声闻和独觉的道路,趋向佛的智慧。所有烦恼和魔障都无法破坏,安住在菩萨的智慧光明中,在空、无相、无愿的法门中都善于修习,方便智慧永远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放弃。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中,得到般若波罗蜜的修行提升,得到第三明利顺忍,因为对所有法的如实相随顺无违。

佛子啊!菩萨安住在这现前地后,因愿力,得以见到许多佛。所谓:见到数百佛,乃至见到数千亿那由他佛。全都以广大的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用来奉施,也用来供养所有僧众,以这些善根回向至无上正等正觉。在那些佛前,恭敬听法,听后受持,得到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忘。又得到诸佛的深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烟雨浩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