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但他还是没法动笔写营销报告,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台州的住宅市场,脑子一片空白,压根就没想法。一天过去了,李正阳的营销报告还没有动笔,熊总笑眯眯地说,不用急,你把思路理清了,报告就出来了,你只要弄清楚这个楼盘是卖给谁的,这类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楼盘有什么卖点,然后再结合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就是一份好的营销报告。
李正阳没有办法,只好凭想象写,因为熊总说明天上午就要带这份报告去跟开发商开项目会。凌晨2:00点,李正阳终于杜撰完毕。8:30时,按时上班将报告装订好,交到熊总的手上。熊总在办公室看报告,不一会就把李正阳叫去狠批一顿,你看看你写的报告,到处都是错别字。
昨天加班到凌晨2:00点才赶出来的。李正阳说这话时满是委屈和愤怒。
熊总毫不客气地说,你加班是因为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工作,跟工作质量没有关系。
李正阳觉得很奇怪,这怎么就没有关系?李正阳终于没有忍住,说关系大了,时间都没有保证,怎么能保证质量?
熊总的眉头飞速的耸了两下,极不高兴地说,两天的时间绰绰有余,你没有好好的利用,就不要找理由。李正阳这时,直想啐他,我操你妈,但他只能在心里恶毒一把,面子上他还得悠着。
开项目会时,李正阳忘掉了自己的不快,他被熊总的口才所征服了。当熊总跟开发商讲,下一步准备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包装楼盘,如何打动消费者时,他意识到当今社会你要想征服别人,就得有把稻草说成金条的口才,否则就很难混出名堂。
从台州回来后,李正阳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章晓春,章晓春则觉得李正阳把问题敷浅化了,他认为营销最终看的是销售率,口才再好事情落不到实处,最终还是要穿帮。章晓春不发一言,笑笑,一脸的诡秘。李正阳疑惑不解,不知道章晓春什么意思,猜测道,你觉得熊总不够专业?
章晓春摇摇头,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
李正阳有些不耐烦,他觉得有屁就放,何必要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不知道是不是做文案的都这么酸气十足。
他耐着性子接着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章晓春反问道,难道你没有发现问题?
李正阳不吭声,不吭声就表示他真的不知道。
一个项目至少需要多少人?现在公司有几个项目?章晓春冷冰冰地问李正阳。
是啊,公司现在的人员充其量只能做两个项目,而现在公司有四个项目。李正阳反应过来后,没有探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而是转换话题,新来的员工怎么样?
如果我没有判断错的话,一个都干不长。章晓春的斩钉截铁让李正阳不敢苟同,你有何依据?
第一,她们普遍嫌工资低;第二,她们不习惯公司的工作方法;第三,她们认为工作压力太大;第四,她们对试用期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第五,她们感觉工作环境太苛刻,广告公司居然不许员工上因特网,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章晓春咄咄逼人的说,你觉得这么多的理由还不够吗?如果不够,还可以跟你列举几条他们不得不走的理由,首先,熊总觉得员工要有奉献精神,不要老是想着待遇;其次,他觉得员工要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越大动力越足;再次,他认为广告公司要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就OK,哪怕这个员工累死累活,他也不会计较。你想想看,这种情况下,还有哪一个员工愿意留下来干。
李正阳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章晓春看问题如此细致,同时他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李正阳的情绪很快就低落下来,他牢骚满腹地说,如果公司留不住人,我就辞职。
章晓春说,你又错了,辞职后你能保证找一家公司就一定比天天广告强吗?
他妈的又没人干活,我又干不过来的,你说让我怎么办?李正阳眉头紧聚,眼睛里泛着一层红光。
章晓春知道他生气了,不紧不慢地说,公司没人干活,谁最急?开发商还是熊总?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开发商不急,因为他不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果他知道了就不是急的事,而是换一家公司合作,那么谁最害怕开发商知道?嘿、嘿,章晓春冷笑道,我再问你打工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挣钱了,李正阳脱口而出。
当新员工都辞职后,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要求加薪。李正阳试探道。
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